减肥,道理很简单:少吃多运动。难在执行。
交易,道理很简单:赚大亏小;机会来了就去试,盈利了就坚持持有,亏损则坚决止损。难在执行。
还有个共性:反人性。
吃是人的天性,多吃、吃甜食、吃完休息这些尤其是天性。少吃多运动,则是反人性。
赚点小钱就跑、亏得再多也要死抗,这几乎也是天性,却是交易大敌。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减肥,道理很简单:少吃多运动。难在执行。
交易,道理很简单:赚大亏小;机会来了就去试,盈利了就坚持持有,亏损则坚决止损。难在执行。
还有个共性:反人性。
吃是人的天性,多吃、吃甜食、吃完休息这些尤其是天性。少吃多运动,则是反人性。
赚点小钱就跑、亏得再多也要死抗,这几乎也是天性,却是交易大敌。
之前想过很多相对比较简单的策略,一回测,基本都是亏的,为什么呢?
在进行一些学习和思考后,我现在有了一定的理解:策略和行情不匹配。
比如,趋势性的策略,在上涨或下跌行情明显的时期,肯定是赚的;而对于震荡行情,肯定是亏的。而程序化的策略是死的,这就相当于用一种尺子,去套市场上所有的行情。自然,能匹配的行情占比肯定很小。要提高准确率,就必然要严格要求入市条件。好处是意外的准确率高了,坏处是机会少了,赢利少了,也就更能弥补不匹配行情时的亏损。
即使不是程序化的策略,人工操作的策略,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巴菲特师从格雷厄姆,都是基本面分析、价值投资派,可为什么老师破产了、徒弟却一直辉煌?很简单,老师赶上了 1929 年那次美股大崩盘。按照价值投资派的理念,股价已经严重低于其内在价值,肯定是买买买、抄底抄底抄底。结果可想而知,市场的疯狂超出了大师的预期,价格腰斩之后膝斩,之后脚踝斩,最后恨不能地板斩,大师肯定爆了。而徒弟却赶上了美股罕见的大牛高,股价一涨再涨,买买买自然是赚赚赚。
现在我也想通了,对于目前我这个小学生的功能,想抽象出一套策略打天下,基本是不可能的。具体的,就是程序化一套策略去跑所有周期、形态下的市场,肯定是亏的。目前,还是用人肉的方式操作。一边学习,一边在实盘中多积累经验,一边思考;学习是途径,思考是关键。程序化只是辅助,或者说像工具一样提供帮助,却不能取代思考。
这里想说的是国家层面的税和债。
比如,政府想办一件大事,需要钱,有两个选择:加税、发债。
加税 很容易理解,就是雁过拔毛;从每只雁子上多拔点毛,税收就增加了。税收看似很公平,所有人都交税,但经济效益不高,尤其对穷人不友好。比如,相同数额的钱,对富人来说可能是毛毛雨,可对穷人而说,可能极大加重了生活负担,进而加大了社会的整体负担。更别说还有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征税成本,富人有更多的逃税办法,等等。
发债,理解起来稍微麻烦些。就是政府以国家未来的收入(本质上是国家暴力)为保证,向社会借钱,将来再还。这个方法的经济效益高;穷人肯定是没钱可借的,借钱的是富人。这就优化了富人的财富分配,让富人的钱为全社会造福。将来钱从哪还?比较健康的,政府借到的钱,会产生收益的;这些收益,就可以用来支付债的本息。比如政府发债建高速公路,将来用高速公路的通行费用还本付息。
这样的差异看起来不大,累积起来却很惊人。比如,为什么中国近代远远的被西方甩开?一个很有意思的角度,就是税和债的区别引起的。中国是帝制,如果皇帝想花钱,问老百姓借吗?笑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直接问百姓收税即可。结果是,人民负担越来越重,财政越来越危险。最后实在抗不住时,王朝更迭,洗牌重来。
而西方则没这么好的征税基础。想起一个搞笑的,当时西方一个税种是,按房子的窗户数量和大小征税。结果就是,大家建的房子要么没窗户,要么窗户很小。这事搁中国肯定直接拉出去砍了,刁民嘛。可没办法,西方集中程度不高,税就是不好征。可还是要用钱、还是要发展,怎么办?于是,国债就活跃起来。以王室的名义向民间借钱,这种在中国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结果就是,王室的权利被不断限制,拿人手短嘛。另一方面,藏富于民,民间财富越来越多,社会结构更稳定,也为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基础。
欠别人的钱不是好事,这是人的直觉。可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借债,放大了自己的能力,或者说提前借用了自己未来的能力,做眼下「力所不能及」的事,可能会有更好的结果。
如果没有自己的计划、不是自己主动做事,就会被推着走。就算不想走,也会被生活打着走。
不喜欢被推着走,还是喜欢按着自己的意愿向前走。
这两天,联系不上一位朋友。一打听,进去了,和贷相关。
一步错,步步错;
一失足,千古恨。
别看进去之前赚钱挺爽的,进去后花钱捞人是无底洞,之前赚再多也是白搭。
除了他,知道其他一些人,估计这辈子躲在国外,是回不来了。只能家人出去旅游,才能团聚一下。说好听点,是潇洒了。说难听的,就是独在异乡为异客,将来是孤魂野鬼。
最基本的,要做合理合法的事。
最靠谱的,要拥抱大势、顺势而为。
最简单的,听 D 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