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师的工作,是解释不确定性。研究并指出未来是涨是跌、并解释为什么,然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观点。
交易员的工作,是应对不确定性。未来是涨是跌,不知道。但是,如要涨了怎么办、如果跌了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加仓减仓、什么时候止损止盈,是有一套计划的,以规则来应对不确定性。
谁会需要分析师的结果呢?基本上是新手,需要别人给自己信心。分析师,可能是交易员的心理按摩师。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分析师的工作,是解释不确定性。研究并指出未来是涨是跌、并解释为什么,然后以报告的形式呈现自己的观点。
交易员的工作,是应对不确定性。未来是涨是跌,不知道。但是,如要涨了怎么办、如果跌了怎么处理、什么时候加仓减仓、什么时候止损止盈,是有一套计划的,以规则来应对不确定性。
谁会需要分析师的结果呢?基本上是新手,需要别人给自己信心。分析师,可能是交易员的心理按摩师。
也许窄幅震荡确实是突破的前夜,但这个夜可能很长,长到受不了;连续止损 N 次、放弃了,结果它一把飞了。
行情突破后,多半是有回调的。突破前建仓,和突破回调时建仓相比,就多了一点成本优势,或者多赚一次钱。
可是,如果和在低波动中的时间成本、心力消耗、连续止损相比,这点优势实在不算什么。
不如让自己轻松些、让事情简单些;不在黑暗中赌黎明,而是黎明时赌白天。
趋势交易,一个很重要的点是:不要错过一波趋势。
听上去像废话是吧?具体的一种表现是:当连续止损后,又来了一次机会,坚定的交易。也许,你因为连续止损而不敢交易的这次机会,正是盈利最大的一次机会。
很多时候,好的开仓信号,不一定有好的结果;而不好的信号,却有大的盈利。由于这种随机性,当主观判断与信号冲突时、当信号不好时,也要坚定执行信号,保持一致性。
当然,这里面也涉及资金管理、仓位管理,比如盈冲亏缩;盈利时加大仓位,亏损时减少仓位。但即便减少仓位,也要坚定执行信号。
关于信号,一定要保证能抓住趋势的必经环节、卡在必经之路。不能说,有的趋势发展路径能抓住、有的不能,这就失去了一致性。什么叫必经之路,比如,趋势一定伴随着突破,那突破就是必经之路。无论是否使用其他方式、无论能否在突破前进场,在突破时一定要有仓位。
每一次交易,都是在试错,没人能保证结果。要想提高试错效率,核心就是两方面:提高频率和胜率。
频率主要靠交易周期调节,周期越小,自然频率越高。其次是看能识别的模式多少,俗称会多少种姿势。一段行情中,会两种模式,自然比一种模式机会多。多空都做,自然比只做多机会多。
频率自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有胜率在制约(当然还有滑点手续费等影响,非高频影响不大,略过)。比如,同样是突破策略,分钟级突破自然没有日线级突破的胜率高,俗称骗炮更多。
频率和胜率达到平衡,基本就是试错效率的极限。
那怎么提高绝对收益呢?在试错效率一定的情况下,自然是提高本金,也可以说是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再直白点,就是 提高场外赚钱的能力。
有人可能会觉得,我都会交易了、能通过交易盈利、甚至很长时间都在稳定盈利,这来钱多快,就开始 看不起交易之外的收入来源。殊不知,这可错大了。
当你有场外稳定的收入来源时,不仅相当于本金无限(近似理解),尤其,当发生亏损、甚至爆仓时,你不至于备受打击、甚至想上天台。有这样的心理支撑,在交易时心态会稳很多,这就已经带来了极大的优势。
这里牵涉另外一个话题:最好不要全职交易。因为这样,意味着你完全丧失了场外收入,完全在交易的海洋中,像一叶扁舟,无助的漂流。
提高本金和试错效率,是提高绝对收益的两条腿。
大部分所谓的交流,都是在寻找共鸣,寻找自己已有认知的佐证。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时,我们会下意识地反驳、找对方话语里的漏洞,来捍卫自己的观点。那么请问,这样的交流有什么意义。
请教这个动作,已经表明自己相信对方的认知比自己的维度更高,自己已经卸下防备、打开认知枷锁,期待对方给自己带来认知上的冲击。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自己才能接受别人的思想,重塑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