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0411 - 保持主线不分叉

发表于 2016-04-11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在开发的时候,很容易碰到这样的情况:本来要解决问题A,结果搞着搞着发现有个问题B,觉得不是很大问题、想顺手搞掉,结果又发现了问题C … 最后,发现问题A还没有搞定,却摊开了一大堆别的问题。

这种过于分发散的方式不太好。主要是摊子太大了,很难在短时间内搞完。而总是搞不完问题、没有一个个中间节点、不能及时提交一个完整的状态,对于心理的压力还是挺大的。就像是堆栈一样,毕竟是容量是有限的。一旦堆栈溢出了,再想恢复现场、继续工作就挺难的。

怎么办呢?以蕃茄工作法为例,在开始一个番茄时钟前,明确下这个蕃茄种主要做什么,然后专注于这个问题。在做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别的问题,先记下来,然后继续研究番茄钟所确定的事情。如果实在是碰到了让原计划的事无法进行的问题,停止番茄钟,评估问题后,再开始新的番茄钟。

说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试试我的作品 意念钟,个人每天都在用,好使。

0410 - 善待自己的身体

发表于 2016-04-10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昨天很神经质的干到凌晨一点。

本来是11点准备睡觉,想到一个小的点要试一下。Ok,试就试呗,结果试了一下没搞定,就不断地找资料、试错、再找再试。结果效率很低,可能正常情况下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就能搞定的事,结果搞到了凌晨一点。

更要命的事,对眼睛伤害很大,当时就能看到黑眼圈了,而且眼睛也很不舒服。

并且,还影响每二天的早起干活。

总之,非常的得不偿失、非常失败的一件事。不能再犯这样的错误了。要有规律地起居,除非有必要,坚决不熬夜。

0409 - 像搭积木一样开发产品

发表于 2016-04-09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今天终于开始写iHosts的第一行代码了,而且进展非常快。

为什么呢?

其实是之前准备充分。完整地构想了整个产品,包括立项、竞品分析、市场研究、设计,以及以后可能的开发、测试、运营等事项。技术方面,不仅做了可行性研究,还用小项目的方式实践了关键点、难点。所以,真正动起手来,就会觉得很顺手。

以后也要这样做,准备充分后再动手,又爽又快。

0408 - 学到什么程度才好呢?

发表于 2016-04-08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在编程的过程中,总是要不断地学习新技术。那么,要学到什么程度才好呢?

  • 如果学得浅,看起来速度很快,可以快速地解决问题推进项目。可是,总担心没有使用该技术的最佳实践,会给以后留坑。另外,如果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可能还是要重新Google、重新来过。
  • 如果学得深,是可以很好地理解这个新技术,也能很好地应用到项目中。可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花时间。如果每个遇到的问题都这么做,那项目怕是无法推进了。

那究竟要学到什么程度呢?这个还真的很难讲,跟项目的紧迫程度、自己的状态等因素有有关。目前给自己定个标准:学到自己能写出博客的程度。

0407 - 养成买软件的习惯是有多难

发表于 2016-04-07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今天跟一个程序员朋友聊起一个软件,每年65元。他说,好贵。

程序员尚且如此,其他人呢?

一次性付费的软件,觉得贵;订阅的软件,觉得更贵:每月、每年都要交钱啊!其实,现实生活中“永久”的东西就真的永久吗?你买个房子,也才70年产权(通常将至你手上的时候,已经少了好几年)。你买个电水壶,能用几年?

卖软件真是的是件难事,一直以来的难。最主要还是觉得贵,再有就是,大家对没有实物的东西,总觉得它不值钱。

该怎么解决呢?
我觉得,最有效的,还是找到需要软件的人。对于不怎么需要的人,你再便宜他也懒得买。而对于需要的人,有时价格都不是问题。放弃大多数可要可不要的非标准用户,会让可能的收少很多。可是,与其花精力争取这些摇摆的用户,还不如精心打磨已有的产品,或者找下一个大家更需要的产品。

你愿意用买10个苹果的钱买1个软件吗?

1…509510511…552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2760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3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