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谈话,在公司、在家里、在车上、在公园中,效果大不相同。有的环境让人放松,有的环境让人的拘束。尤其当人自制力不强时,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尤其明显。
长期在一个地方呆着,思想肯定会受这个环境的影响。比如长期在公司里工作,思路就比较容易受局限,限定在固定的套路中。如果经常出去走走,和不同的人、团队聊聊,见见不同的事,思路就会比较开阔。
思路枯竭时,出去走走,让环境来刺激下大脑,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相同的谈话,在公司、在家里、在车上、在公园中,效果大不相同。有的环境让人放松,有的环境让人的拘束。尤其当人自制力不强时,环境对人的影响就尤其明显。
长期在一个地方呆着,思想肯定会受这个环境的影响。比如长期在公司里工作,思路就比较容易受局限,限定在固定的套路中。如果经常出去走走,和不同的人、团队聊聊,见见不同的事,思路就会比较开阔。
思路枯竭时,出去走走,让环境来刺激下大脑,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宽带要到期了,对现在的运营商不满意,想要换一个,却不知道哪家更合适些,于是只能在网上乱搜一通。既花时间,又很难得到想要的结果。
此时,我确实需要一位顾问,直接也当告诉我选哪家。而如果真有这样的顾问,我又担心对方因为利益的关系而让我选择对他有利的选项。真是纠结。
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困境呢?顾问提供专业、诚实的服务,顾客相信顾问、并愿意为服务而付费。是诚信的问题,还是服务意识的问题,还是用机制来克服人性阴暗 面的问题?
总之,服务应该是不错的方向。现在的物质产品确实是很丰富,而服务还没有相应地跟上来。在越来越专业化、个性化的以后,服务业会是越来越对口的职业。
今天本打算是去爬山的,都已经出门快到山脚下了,感觉天气不怎么好。查了下,PM2.5有184,中度污染。想了想,放弃,回家窝在家里。
真的是切实的感受。不知道富豪们对待雾霾天气有什么感受,不知道领导人们又是怎么看的。对小老百姓,只能忍,只能习惯。只是显然,我还没有习惯在雾霾天里爬山。
今天去跟政府打交道,又是一声叹息。
能一次办好的手续,不叫手续
其实去之前还是有心理准备的,第一次去主要是确认2点:衙门有没有找对、还缺少什么材料。材料的诡异就不必说了,网上有各种吐槽,如单身证明、未加入邪教的证明、等等。我这次遇到的虽没有这么奇葩,但是非常人所能理解。
政府效率的改革,一定不是自内而外的。就拿今天这么冷的天,呆在温暖如春的大厅中的办事人员,是不会想着让冒着寒风前来办事的人少跑一套的,也不会想着如何提高效率来给自己增加工作量。但他们更希望今天来的人少些、早点下班回家。改革这么痛的事,他们才不会没事找事。
政府效率的提高,也一定不是技术驱动的。现在移动互联网这么发达了,单说政府网站信息的陈旧、过时,是不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网络产品中的。在网上查到的办公地点,现在可能已经拆迁了;查到的办事流程,也一定和现在墙上打印的不一致。
怎么才能改革呢?民怨的累积?底层公众的监督?政治人物的强力推动?不得解。
今天跟朋友聊天,提到他在办身份证和港澳通行证,说是速度很快,比想象中的快多了,感觉政府效率变高了。
真是这样吗?还不确定,最近也要去跟政府打打资产,希望真的是快了些。
其实,说到跟政府打交道,一般人头还是大的。比如这两天,我1次看到有人坐在市交通厅门口,实人举报当地的交通部门的主管权大于法,无法无天。也看到某航空公司即使在法院判定与某飞行员解除劳动合同时,依然不放人,该飞行员每天在航空公司门口站着,用这种无力的方式来争取自己本应有的权益。这种在大组织、政府面前,个人的渺小,给在中国生活的人以太深刻的印象。大家都不愿意去触碰政府或大组织的霉头,能不打交道最好。
不知道在互联网、新经济冲击下的政府是不是真的变了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