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耐受性很高,环境很差时,也能顽强生存。
这是好事,却也可能是坏事。当环境变差时,由于我们能慢慢适应这种差的环境,就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我要忍受这种差的环境?也就不会去尝试突破、改善、或者换个环境。
让环境适应自己。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人的耐受性很高,环境很差时,也能顽强生存。
这是好事,却也可能是坏事。当环境变差时,由于我们能慢慢适应这种差的环境,就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我要忍受这种差的环境?也就不会去尝试突破、改善、或者换个环境。
让环境适应自己。
Google 开放了 .app 域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 tool.app;查了下,要 10 万人民币。哎,搞不起…
其实关注 .app 域名很久了,奇怪为什么 Google 磨叽这么久才上线。要是 2 年前上线,价格加个 0 估计都没问题。
去景点游玩,由于人多分两辆出租车。相同的上下车时间、相同的路线、都在打表,结果:一辆车计价 38,另一辆计价 43.8;什么意思,就不用我解释了吧。
如果是滴滴入驻这一城市,比较滴滴显示的价格,与出租车计价器上的价格,你的第一反应:你更愿意信任哪个是更准确的?在公信力和管理能力上,也许政府已经输给了企业。
政府总说:有些市场不能完全放开(比如出租车),一放开就乱了。可就是出租车这个政府严格管理的领域,问题依然颇多,计价器只是最普通的一个而已。
别再埋头当瞎子,当别人叫不醒装睡的你,就不会继续叫你,而是不带你玩。
今天帮家人在网上买东西。挑了半天挑好了,结果下单时,原本写着包邮的东西,卖家要收 20 元运费。
这时,该怎么办呢?
想来,最正常的反应是气不过,索引取消订单、甚至投诉卖家虚假宣传。我也是这么干的,只是没投拆。
不过,事实上,由于要买的东西比较小众,淘宝上的卖家并不多。询价了几家,也只有这家是通过微信联系上的,可能因为今天是五一假期。取消订单后,一时间还真没找到合适的第二家。
关键的,就在知道要额外收邮费的当时,人肯定是会感情占据大脑的,不会想上述那些后果,也就很难跳出来从理性的角度考虑。
反过来,当自己是卖家的身份,需要考虑这种非理性因素。即,要清楚的知道买家是非理性的,不要因为一些细小的因素,激起买家的感性冲动,导致原本可以成交的订单打了水漂。
在实验室条件下完美、在试验环境下正常的策略,在工业生产环境下,可能并不行。
比如,设计精巧的外卖 App,在真正户外强光、大雨等环境下,可能非常难点击、非常容易出错。
比如,小批量生产没有问题的生产线,在大批量、长时间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粉尘、发热、静电、风等正常又细微的现象,带来严重的问题。
如果是在做技术可行性研究,可以选取最新的、性能强劲的技术。但要真正用于生产,最好选择可靠性更高、维护成本更低的方案。想想,如果你一年前开发的产品,在一年后出了问题,你还有能力、有意愿去解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