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0903 - 时令

发表于 2020-09-0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时令这东西真的挺奇妙的。

比如,夏天吃黄瓜,地里种出来的第一茬最好吃,生吃都很好吃,像水果一样。可渐渐的,即便还是那颗黄瓜结出的黄瓜,吃的感觉就不一样了,不那么好吃了。

很多其他水果也是一样。比如西瓜,你现在免费送我个西瓜,我都不一定吃,得看是不是很好吃的那种。因为过了那个季节,感觉西瓜没那么好吃了,吃时的那种精神愉悦也少了很多。

新闻也是有时令的。比如,今天你看到热搜上的一个话题,感觉很有兴趣。可如果明天再回头看今天的这个话题,估计就没啥感觉了。过了第一次的新鲜感,过了此情此景,那种触动感立马就淡了。

0902 - 直奔主题

发表于 2020-09-02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我一直有个习惯,或者说毛病:先把铺垫工作做好,然后再去解决问题本身。结果很可能铺垫了半天,却半途而废,问题也不了了之。

有点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反面。要砍树,先去找趁手的刀。找到后,又去磨刀。然后再看天气预报,择良辰吉日…然后,就不砍树了。

也不总是坏的,但一旦发生就感觉不好,感觉自己很磨叽、很绕弯子。不如单刀直入,有什么条件就用什么条件,先上手再说。

0901 - 很难隐藏感情

发表于 2020-09-01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不真诚的人表现得真诚、不开心的人表现得开心、不热心的人表现得热心、不幸福的人表现得幸福…等等。扭曲表达自己的感情,其实很难。一个正常人,只要哪怕看一眼,不论是表情、动作,很容易看穿。

尤其人的面部表情,很神奇、很微妙,几乎无法量化的一点肌肉变化,就能出卖人的真实情感。

即使如此,现实中还是有很多拙劣的表演,尤其是服务业。比如,收费站工作人员的假笑,索然无味的「欢迎光临」,等等。明明知道这些是假的、正常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却也日复一日的上演着。

0831 - 余量

发表于 2020-08-31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的洗手台盘上,一般都有类似七步洗手法的宣传图。真有人洗手洗七步吗?我觉得很少。那这个宣传图是笑话吗?可能还是有用的。比如,洗手的人看到这个宣传图,有可能会想:那我多洗会吧。洗不了七步可以洗三步,至少保证了去洗手。

从这个角度上讲,宣传的内容有余量、有冗余。这样,受众即使在执行时打了折扣,也还是有效果的。

再比如,疫情期间有很多自己量体温,然后上报的机制。无论这个机制有多少「本人保证如实上报」的签定画押环节,我绝不相信每次都是真实量体温然后上报,绝大多数都是 36.x 随便填填。而负责收报表、做统计的人,也绝对知道这里面有很大比例的弄虚作假,但也假装没看见。

那这个机制是笑话吗?可能还是有用的。比如,一个发烧的人,把体温填写成 36.x 以上报时,心里多少还是发虚的。再加上对未来可能惩罚的担心,还是可能如实上报的。这样一来,只要真正有问题的人如实上报了、目的达到了,那些本身就正常的人,写 36.3 还是 36.5,有什么区别吗?这就是余量。

确实,余量一定包含浪费,全民填写 36.x 也一定浪费了很多资源。但没办法,与能达到的效果、避免的损失相比,这点浪费完全可以接受,也必须承担。

0830 - 要不要去医院

发表于 2020-08-30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每次小孩子生病都很纠结:要不要去医院。尤其是对于感冒发烧这种比较常见的病。

不去吧,各种担心:

  • 万一不是普通感冒呢?
  • 万一引发肺炎、病情加重呢?
  • 万一贻误最佳治疗时机呢?

去吧,也是各种担心:

  • 万一在医院交叉感染怎么办?
  • 万一抗生素用的多,产生抗药性怎么办?
  • 医生几分钟就下诊断了,万一误诊了呢?
  • 孩子生病需要多休息,去医院太累太折腾了。

我觉得现在的医疗粒度还是太大了,生病基本只能去医院,没有粒度更小的办法,比如家庭医生。其实杭州这边理论上也有签约的家庭医生,不过说实话我从来没联系过,认都不认识,也不清楚对方能提供什么服务。

现在「轻奢」的概论很流行;对应过来,我觉得很需要「轻度医疗」,小病、医疗咨询等领域的轻量级解决方案。

1…262263264…626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3129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5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