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时间过得太慢了。
过于充裕的时间,给了太多心理活动的空间。如果开仓后,行情瞬间到平仓点并平仓,中间没有犹豫胡思乱想的过程,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复盘时盈利、实盘亏损,复盘实盘那段时间的 K 线,还是应该赚钱。
跟市场保持距离,在别的事上分配时间精力,如果能做出成就感就更好了。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交易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时间过得太慢了。
过于充裕的时间,给了太多心理活动的空间。如果开仓后,行情瞬间到平仓点并平仓,中间没有犹豫胡思乱想的过程,就容易多了。这也是为什么复盘时盈利、实盘亏损,复盘实盘那段时间的 K 线,还是应该赚钱。
跟市场保持距离,在别的事上分配时间精力,如果能做出成就感就更好了。
我们无法达成目标,并不是因为受到了阻挠,而是因为我们太容易滑向低目标的道路。
比如,想看点什么,是电影还是短视频,是书还是公号文章,我们明知前者更好,却觉得难、心里有点怵得慌,默默选择了后者。
还有些更隐蔽。工作的大目标重要但比较难,这会不太想做,但毕竟还是有自制力的人,不是完全放下,而是转而做简单的事。这时,心理是很平衡的:你看,我没有偷懒、没有拖延,只是先做点别的事而已。可是,琐事做完了,时间精力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大目标却还在那里,一动未动。
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人是习惯的动物,养成习惯就好:
经常的,我们会先有一个想法,或者干脆就是冲动。然后,用理性想出一堆道理,支撑这个想法。
就比如,我们就是想交易、想下单。然后,对着 K 线找一堆理由,让自己相信,自己想下单是有充分理由支撑的,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多巴胺。
也许,不能说这是我们的缺陷,而只是事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尊重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想办法把事情做好。
比如,做盘前计划、而不是盘中决定。盘前决定,出现什么情况,做什么应对。如果盘中出现了自己没预料到的机会,无论机会再好,也坚决不做,因为不是盘前决策。同样,如果盘中按计划交易,结果却并不好,也绝不以结果来否定盘前决策逻辑。
我们要出门,娃不想让我们出门,我们给出在大人看来无法拒绝的理由,比如要出去上班工作买菜,不然就会怎样怎样。可是娃根本不听,还是继续说:我不要你出门。
这一刻,我突然觉得好熟悉。曾经,我也是这样不想让大人出门,希望他们在家。哪怕他们不陪我玩,只要让我知道他们在边上就好。
可是,几乎每一次,他们还是出门了。只是,这次出门的是我们。
没什么好总结的,也不知道该总结什么。也许,我们总要长大,却总也长不大。也许,相聚只是暂时,离别才是永远。也许,这就是生活吧。
很明显的,虽然大家明面上说,要创造创新,但一到实际,就是参考 xx、模仿 yy、照着 zz,把一堆竞品拿过来分析,希望通过自己的排列组合,整出一个更好的,更不要说复刻抄袭。
乔布斯电影里有个细节,他把索尼卡带随身听扔到垃圾桶,然后创造出 iPod。
不是说复制力不重要,太重要了。这个世界就是普通人构成,用的是普通的产品,过着普通的生活。这当然没有错,甚至是世界的大部分事实。比如,我们改革开放,就是来料加工这种复制模式做起来的。
问题是,一方面,要知道自己是复制而不是创新,不要既做又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做复制的事,就要有低端的自觉,不要眼馋别人赚创新的钱,不要因为别人卡自己脖子就气得不行。另一方面,要知道世界是由创新驱动升级的。想要卡位赚爽钱,就要愿意承担失败破产的风险,去启动那不靠谱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