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有太多的随机应变。一方面,短期来看,一个动作是对是错、是盈是亏,主要不是动作决定的,而是市场走势决定的。这个动作做与不做,就不那么重要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变化太多,很容易变成凭感觉,很容易破坏一致性。而一旦丧失一致性,任何策略都没有了意义。
所有动作,应在盘前计划确定。如果盘中出现了确实需要应对、而盘前计划没有包含的情况,这次无视、下次盘前计划时加入这种情况的应对。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不要有太多的随机应变。一方面,短期来看,一个动作是对是错、是盈是亏,主要不是动作决定的,而是市场走势决定的。这个动作做与不做,就不那么重要了。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变化太多,很容易变成凭感觉,很容易破坏一致性。而一旦丧失一致性,任何策略都没有了意义。
所有动作,应在盘前计划确定。如果盘中出现了确实需要应对、而盘前计划没有包含的情况,这次无视、下次盘前计划时加入这种情况的应对。
比如,教娃加法,7 + 6,由于需要进位,就会有很多方法来「简化」孩子的理解。比如,把 6 拆成 3 和 3,先让 7 + 3 = 10,再让 10 + 3 = 13。
其实,这样的「简化」,反而多了几步。虽然不能说走了弯路,但事实上增加了孩子的理解负担。不如直接记忆,7 个和 6 个在一起,就是 13 个。
你可以说这是在死记硬背,也可以说是建立直觉印象、形成条件反射。人的直觉,其实是非常强大的。结合孩子自身兴趣和特点,多多训练直觉,有奇效。
进一步说,这是 一层层建立模块化 的思路。比如,372 + 372,可以先 300 + 300,再 72 + 72,也可以 370 + 370,再 4 + 4。其实,如果你尝试一下就会发现,前一种算法,需要临时存储进位,然后再把两组数求和。而后一种算法,是把进位消化在内部,计算负担小。
再进一步说,我们常说的 范式,就是把一些关联的东西,在认知里组合打包成一个模块。比如,你看到「认知失调」,就知道代表什么意思,不需要用一大堆大白话来解释。这样一些浓缩的词汇组合在一起,会以很高的密度来呈现信息。
换个角度说,我们做事情,都是拆成一个个最小可执行模块来做。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最小模块是不同的。有的人是 13 + 13 = 26,有的人是 10 + 10 = 20,3 + 3 = 6,20 + 6 = 26,看着就觉得累;再比如,就是 3 + 3 + 3 + 3 和 3 4 的区别。*不断建立更高层级的模块化,才能更高效地认知世界。
学过编程就知道,这就是抽象化的概念。常说 Python 是「高级」语言,C++ 是底部语言,所谓的高级,就是它建立了很多高级别的模块,可以很容易的开箱即用。用这些现成的模块,可以很容易地像搭积木一样,快速开发程序。
最近一段时间折腾投影仪,简单记录一下。
先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 万播 T2R Max。当时是在众筹,价格 999。按照一般的认知,众筹阶段是有风险、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阶段。于是,没怎么研究,就下单了。
收到货试用后发现,亮度实在太低,白天基本不可用,晚上还可以。本来,我也不了解其他投影仪,其实并没有退货的想法。恰好这个投影仪出现了问题,关机后无法开机,只能拔掉电源重插才行。在联系客服换货的时候,突破想:为什么我不退掉,加点钱换个好的呢?
真是 心念一动、震动四方。有了这个想法,我就开始了投影仪的研究之旅。看了一堆的评测,知道了一些原理,了解了一些品牌,熟悉了一些爆款。
期间,每当我看了更贵、性能更好的产品后,就不想再看便宜的了。可问题是,贵之上还有更贵,不能这样没止境啊。于是,强忍着把价格限定到 3000 档,下单了 极米 Z6X。
到货之后一打开,立马明白什么叫「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极米 Z6X 的亮度一比,万播 T2R Max 被秒成渣,不扔都对不起自己的眼睛。
本来,退费就完事了。问题是,我的好奇心还没得到满足。既然开始比较了,就再比一比呗。于是,我又买了同档位的爆品 当贝 D3X 和 坚果 D9S。说到这,我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二手东的说法了…
先到的是当贝 D3X,号称亮度 1050 ANSI 流明(极米 Z6X 是 800)。可是,肉眼可见,二者亮度几乎是一样的。直观感受就是,D3X 虚标亮度、厚道(当然,Z6X 也是虚标,没办法,这是行业潜规则),好感下降。更进一步的比较发现,D3X 的暗部细节很差,灰黑部分的纹理几乎消失,成了一片黑。只几分钟,我就决定 退货 D3X 了。
后到的是坚果 D9S。它用的是 0.23 英寸的 DMD,Z6X 是 0.33。按道理,后者亮度、清晰度应该是完爆的。可事实上,我测了几种片源,D9S 只是微微差于 Z6X,说一样都不过份(有些场景会有点差,比如四周比中心模糊)。我确实有点好奇,它是怎么做到的。这其实还比较复杂,和光源有关,也和 CPU 解析有关。说到 CPU,D9S 比 Z6X 好很多,这也导致它响应速度更快。同样打开腾讯云极光视频,D9S 比 Z6X 快 1s~2s 打开视频。不过,如果不是看 4K 高清(其实根本没意义),这点性能差异对体验的影响很小。
让我不能很快放弃 D9S 的,除了它更好的 CPU、更大的内存,关键还在于它的音响系统,明显好于 Z6X。如果说 D9S 是音响,Z6X 只能说是喇叭,就是把声音放出来而已。考虑到 D9S 的音响事实上也不是太好,并且理论上可以外接音响,这点差异就不那么大了。D9S 还有一些缺点,比如风扇噪声大、时不时有对焦时的响声。
最后,纠结了半天,又一次忍住加钱买更好型号的冲动,保留了 Z6X。不能说完美,只能说水桶、够用。
折腾这么久,我最大的心得是:赚钱,买贵的;穷人才折腾。
折腾的意义在于,明确自己想要的,并用最实惠、最恰当的方式实现。不过,凡事总有限度,不能什么事都无止境的折腾,总需要边界和取舍。
另外,竞争充分时,同档位的产品应该差别不大,性价比这个概念也不成立。只是,事实上竞争是不充分的,相同价格,确实是有优劣之分的。只是,区分这一优劣,需要额外的时间精力。如果考虑这一点,不如加价买更好的。
赌场赚钱,并不像抢劫一样,一次次赚大钱。而是拥有比如 50.1% 的概率优势,然后大量重复,在赚客的一次次下注中,缓慢而稳定地积累盈利。当然,这个稳定也是相对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而不是每天每时每刻都是盈利的。
量化交易也是一样,并不是印钞机模式,开了就能赚钱。而本质上是拥有一定概率优势、正向预期的策略,靠大数定律、大量执行,最后积累出正向收益。
自动执行的量化交易,本质上也还是交易员对市场的认知,机器只是执行这个认知而已。并且,这个认知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变化,不断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进化的。
北京人和北京人的相似度高,还是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相似度高?
这取决于用什么分类方法;而分类的方法,一定是主观给定的。于是,是否相似,完全是主观的,并不存在绝对本质的分类。
换句话说,事物没有本质,或者说本质是虚无。所谓的意义,是我们主观赋予的。比如,一个大金块的本质是什么,是钱、是一堆原子、还是一个可以砸核桃的石头,还不是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