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用惯用法快速打造常规用户交互

发表于 2012-11-06 | 分类于 PM

不是、也没必要每个用户交互都要惊天地、泣鬼神,用惯用法快速打造常规用户交互、或者应用的常规部分,是比较现实、高效的办法。

more显然,这个话题会比较有争议性,所以先明确问题的前提和边界:

  • 常规用户交

  • 项目前

惯用法的例子:登陆

惯用法可以快速搭建原

“快”是个宝贵、重要的目标,一旦有了快,接下来的好处就不言而喻。比如,可以更早的进行可用性测试,更快的进行迭代。

用户已然熟悉某些惯用

比如说登陆,用户闭着眼睛就知道先输入用户名、再输入密码,就没必要来个创新,让用户先输入密码、再输入用户名。再者,虽然在手机上输入复杂的密码是比较低效的办法,但在没有改进的情况下,大量的应用已经教育了用户,所以即使低效,用户还是能够正常使用。

当然,强调惯用法并不是否定创

创新要有基础。脑子里凭空想出点子很难,在现有东西的基础上改进就容易得多,这就是时下比较热门的微创新。所以,惯用法快速打造底子,让微创新变得更具可能性。

PS:登陆虽然有已经多的惯用法,但其实也是个无尽的话题。特别是随着技术的演进,会有更多的方式,也会有更大的市场,想想手机上输入复杂密码这种低效的方式还可以这么广泛的存在就知道了。

谁会每一个推出在触摸屏上用指纹登陆呢?

学习图形设计工具GIMP

发表于 2012-10-22 | 分类于 PM

[caption id=”” align=”aligncenter” width=”106”]光芒剑 光芒剑[/caption]

最近学习了一段时间的GIMP(GNU Image Manipulation Program)(ing…),写点东西纪念下more

先说下对GIMP这款软件的印象

  • 小

这应该是首当其冲的印象。图形设计软件从逻辑和算法上应该是很复杂的软件,像Photoshop动动辄几百MB及至上G的。相比之下,GIMP几十MB的安装文件,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也许是自己有精简的情节,并不喜欢像传言中有95%的功能用不到的Word,只喜欢自己需要的功能。

  • 免费、且开

这是最实在的印象,相比较于Photoshop最低$699的价格,免费、开源实在是很有爱。而且这会增加使用者,培养社区,丰富像插件之类的资源。

  • 跨平

支持主流的Windows、Mac、Linux。尤其是Mac,刚刚完成了原生支持,让果粉感觉很亲切。

  • 兼容行业标准Photosho

不管Photoshop强大还是难用,它就在那,工业标准。抛开标准自己另辟蹊径太难、风险太大。GIMP之于其的兼容有两方面:一是操作类似,二是数据格式可以相互转换。所以,很安全。

PM之于图形设

严格来说,PM和User Experience, Graphics Design是不同的,但实际上有很多的重叠。尤其在国内,往往并没有区别得那么明确,人少的团队,大家都是多面手。所以基本的图形底子,对于PM来说还是必要的

不过,图形设计毕竟比较博大精深,我也并不打算深入探索,只要了解基本理论(如Layer, Mask, Pattern, Path, Selection, Colors, Filter),常用套路(如使用Mask扣图,使用Guide Lines切图),熟悉某些工具(如GIMP,MarkMan,IrfanView)就可以了

用于日常生

这个有时还是很有用的。现在大家照相、拍视频越来越多,会修片、会编辑视频,就像以前会装机、装软件一样,虽然不再能用来骗妹子,却也实在是居家必备之良药。

国内外资

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实发现英文、中文资料的悬殊。官网没有最新中文的Tutorial不说,连YouTube和优酷上出来教程也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而且,优酷应该有一多半都是从YouTube上复制过来的)

BTW,有一个中文的Tutorial中两个工具的名称竟然翻译反了,害得我这个菜鸟晕了半天。

PS,文章开头的图片,就是GIMP设计的一个小样,以后继续!

慢下来,再慢一点

发表于 2012-06-04 | 分类于 北冥

慢到适合自己的节奏

学会休息

不要让自己离不开工作

发表于 2012-06-04 | 分类于 北冥

如果今天不上班,你最想做什么?如果回答不出来,说明你已经过于沉溺于工作了more

以为工作离不开自己,其实是自己离不开工

我们通常以为自己在公司、项目中比较重要,离开自己工作就没办法运转;但其实往往不是这样。即便真是这样,也是因为工作中角色定义不明、不够放权、流程有问题、人力资源过于匮乏、任务分配不合理、等等

过于沉溺于工作,其实对工作并不

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员工、态度对工作是有利,但物极必反;因为如果长期从事于相同、或类似的事情,人总是会审美疲劳、厌倦、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积极性不高,在这种状态下工作,不仅效率不高,而且还可能出错,进而给公司带来更大的损失

工作之外,一定要有自己另外的兴

而且,最好是和工作性质不同的兴趣。这样可以换换脑子、减轻疲劳,也可以趁机培养自己另外的特长,为以后铺垫更多的机会

平衡工作与生活,是一门艺术

总体布局 VS 单点切入

发表于 2012-05-30 | 分类于 PM

作为进入新领域的不同途径,应该总体布局、逐渐丰满,还是单点切入、逐渐长大?more

总体布局,需要很强的能力、丰富的经验、充分的资源。如果达不到这样的前提,很可能因为局布得太大、资源过于分散,反面导致速度慢、被更快的、单点实力强的对手各个击破

相对而言,单点切入的可操作性高。抓住一个切入点,可以很快的投入资源进行尝试。即便尝试错了,也可以很快发现、进而调整。当找到合适的点后,集中发力,可以更容易站稳脚跟、建立壁垒。

比如说个人想学习如何做好产品经理,用布局的方式是,首先列出产品经理所需要的完整的能力模型,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加强薄弱环节、逐渐完善。但事实是,作为初学者,很难有能力了解到“完整的能力模型”,即便是有高人指点也很难做到,这就使得第一步都很难迈出来

与之相对,问点切入的途径是,先找到目前能做的一个点;比如现在工作需要做竞争对手分析,那就充分的研究如何做好对手分析,进而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关联点,从这些点中找出自己感兴趣的、薄弱的点,进一步的实践、增强,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总之,在资源、能力没有达到绝对高度前,首先单点切入,关注细分领域,整合资源,集中发力。

PS:有言:“互联网切忌布局”

1…616617618…626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3129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5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