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0405 - 节奏感

发表于 2016-04-05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写程序经常会有这样的状态,有时候很兴奋,效率很高,干活持续时间很长;有时候则状态很差,什么都不想干,产出也很低。

这其实也算正常,因为偏创作的工作都是这样的。不过,如果稍加调整,还是能有所改善的,比如可以让低谷的时间短一些。

怎么调整呢?就是让自己有节奏感。

  • 比如蕃茄工作法,每工作25分钟,就强制自己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
  • 比如规律性的体育锻炼。身体的规律性对精力、状态的积极促进作用,很多时候都是超出我们判断的,它比纯精神的刺激或抑制更有效、更持久。
  • 比如罗辑思维每天早上60秒的语音,甚至规律到有仪式感。这样即使某一天状态很差,这种规律也会激励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
  • 比如我的“每天写一点”

找到自己的节奏,高效又自然。

0404 - 只积累核心能力,只做核心业务

发表于 2016-04-0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从大学时代有意识学编程,到毕业后做开发,再到后来转产品经理,遭到现在,不经意间已经有10年之多。期间接触了不同的技术、产品、环境,现在到了思想和状态比较成熟、稳定的时期。回想起来,觉得很大的遗憾是:不够专注。

首先是缺乏规划。当然,规划、计划永远都是看起来美好、实际上不可能的东西。再说,谁能在一开始看清楚未来那么长时间的路呢。其实,更实际的说,像做产品一样,生活是不断演化着前进的。而演化过程中,更重要的就是专注、是坚持。而自己还不够专注,碰到深层次的困难,就会习惯性的开始逃避,开始怀疑自己选的这条路是不是不合适自己、是不是应该换个地方挖坑。但其实,也许咬牙再向前迈几步、再坚持一段时间,就过了瓶颈期,进而另一番天地。

还有个感受,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那么多时间,精力也不可能一直旺盛。现在是90后的时代,之后还会有00后、10后,他们有着天然的优势:年轻。与之竞争,要么有深度,要以有广度。当然,如果确实足够广,那也是可以的。比如去世界各地去旅行,然后坚持写旅行日志,用博客的方式来赢利、继续支撑这样的生活,也是可以的。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深度。在一个领域不断地深入,有更深的理解,做出的产品更自然、更好用,这会使自己能更持久地保持竞争优势。

说了这么多废话,再来明确下自己目前的坚持所在:

  • 方向: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者
  • 要积累:Mac开发
  • 核心业务:Mac工具开发

0403 - 数字游民

发表于 2016-04-0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游牧民,逐水草而居。数字游民,逐自由而居。

工作、收入自民互联网,而肉身则可以自由自在。可以呆在家里照顾小孩子成长,可以背包去东南亚小镇呆着,可以在海边浮潜。

有了这个目标,现在正朝这个方向努力,什么程序员、产品经理、全栈开发…都只是名词,重要的是最后的状态:创作与自由。

0402 - 聚焦

发表于 2016-04-02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越学越觉得要学的东西多,感觉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擅长。

而另一方面,时间不会变多,甚至会因为杂事的增加而变少。再加上自己的记忆力、精力、甚至是视力这些身体条件都不如以前。

两相比较 ,确实是要主动放弃外围的事情,专注于自己擅长的、核心的事。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花了很长时间在OpenWRT中搭建TimeMachine,现在来看是不合适的。一方面通过折腾学到东西并不会被再次利用,另一方面这件上事是很容易可以用钱来解决的。

做自己最擅长的、最核心的、最独一无二的事。

0401 - 选择比努更重要,恩,嗯?

发表于 2016-04-01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经常听到这句话,还有很多变种,比如风口上的猪;简直都成月经贴了。听起来很有道理,现实生活有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有的人看不出有多努力,却青云直上,跟他所选择的领域有很大的关系。

不过。仔细想想,这里面有很多成功学的味道。“重要”,指的是什么?看看实际的例子,很可能指的还是财富、名利。除了这些,并没有很多地考虑生活状态、幸福指数等参数。

一辈子踏踏实实在看起来不太好的“选择”上努力,也许得到的财富、名利并不多,但可能会有这些东西之外的收获。到底值还是不值?就看你看中的是什么了。

1…584585586…626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3129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5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