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众需求,只有没找到小众的需求。
一个需求,哪怕再小众,也有迫切需要它的人群中。在这个群体中,这一需求就是大众需求、主流需求。
所以,判断一个需求是否小众、是否要放弃,要看它所对应的的群体,能否支撑起你所期望的赢利能力。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没有小众需求,只有没找到小众的需求。
一个需求,哪怕再小众,也有迫切需要它的人群中。在这个群体中,这一需求就是大众需求、主流需求。
所以,判断一个需求是否小众、是否要放弃,要看它所对应的的群体,能否支撑起你所期望的赢利能力。
世界趋于大不同。
用 Windows 的人不用 Mac,用 Mac 的人不用 Linux,用 Linux 的人不用 Unix … 还有 FreeBSD、OpenBSD、Soloaris … 这些你可能根本没听过的名字,但你能看到这条消息,有可能离不开它们默默在幕后的工作。
有了 Facebook,又有了 Twitter;有了 Twitter,又有了微博;有了微博,又有了微信 … 没有一款软件能收割所有用户、终结需求的多样性。
多样性一定会是趋势,会越来越充分。就如同我依然不理解的二次元,以及 95 后对 90 后的 BS ~
多样性会分化出一个个小群体,在一个群体看来不屑一顾的东西,在另一个群体可能被奉若神灵。一个群体可能只能几万人,可几万人的付费用户,养活一个小的开发团队也差不多了。换个角度,几万人众筹后雇佣了这个开发团队,开发出自己喜欢的软件、为自己服务。
社区经济、群体经济很火,那群体软件呢?
软件世界里的小国寡民。
这两天听了刘慈欣的《光荣与梦想》,有点小感触。
我们一直沉浸在输赢、物质、等等这些现实的东西中,可对于光荣、梦想、荣耀这类精神上的追求,渐渐都被忽略了。
做产品也是一样,一方面我们追求功能强大、界面华丽;另一方面又在追求用户量、留存率、转化率这些东西,而对于产品的本质、深层次的意义、为什么存在、走向何方这样的问题,慢慢就想不起来了。
可是,物质总有满足的一天。比如你想要赚到多少多少钱、达到多少用户量,只要努力,总能得到的。可得到了之后呢?是得到后的空虚吗?有可能,不然不会有很多明星、富豪吸毒,因为空虚。
这时,就要向内去看一下,自己内在的追求是什么、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是什么。这,让自己有别于行尸走肉。
今天开源了 在 Mac 中使用 Google Analytcis 的代码,结果被人 BS 了,因为实现很垃圾。但我很开心,因为对方让我知道了更优雅的实现。
要让别人骂,不然你还以为自己很牛的样子。
每个领域都有精英,当自己刚进入这个领域时,肯定很菜。而高手在民间,跟大家学,才能学到更宽泛、更精深的知识。
不过,心态要好。
这个次开源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对开源也用了更深的理解:开源,不只是共享出自己的东西免费让别人用,更是大家一起做好一个东西、做一个更好的东西。
更准确的说,高质量的用户越多越好。
今天公开体验 iPic,并没有公开下载链接,而是要用户先发一封邮件,然后才能得到下载链接。这样做的好处是:
当然,坏处就是,没有看起来漂亮的用户数字。
感觉这个方式还是不错的,但还要后手。准备明、后天跟进用户的使用情况,比如有没有用啊、遇到什么问题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