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需求管理培训(1)

发表于 2011-11-11 | 分类于 PM

今天参加一个需求管理的培训,课间竟然有零食供应,太人性化了!下面是一些笔记:

市场环境的变化:从过去的小批次、大批量,变为大批次、小批量;个性化需求高,应快速研发递交;山寨手机就是典型案例,其本身已经代表了个性化需求;而之前一款山寨机会卖几十万台,现在能卖几万台就不错了,说明个性化需求更突出。

产品需求不同于项目需求。项目需求(如OEM)通常是基于客户要求、市场某些客户的需求定制的,完成既定目标即可,不需要考虑更长远的目标。而产品需求则不同,除了满足当下目标,更应该考虑中长期的发展,建立平台价值。

需求管理关键词:收集、整理、分析、分解、分配、实现、验证、筛选、工具、文档、时间属性…

重用级别越高,难度越大,效益也越大。

  1. 代码

  2. 模块

  3. 子系统级

系列产品

通常有通用平台、高的子系统级别的复用。这样的开发模式在第一款产品的研发上投入较大,但一旦平台建立起来,后续新产品可高度复用之前产品的子系统,从而加快研发、生产速度。

产业链的高端(如苹果),研发成本高、风险(投资失败率)高,但利润大;

产业链的低端(如富士康),制造成本低、风险(受高端控制)高、利润低;

老客户卖新产品;由于客户关系好,新产品中的错误因素不至于破坏客户关系;

新客户卖老产品;由于老产品稳定可靠,容易赢利新客户而不会有额外的问题;

新需求带来创新;创新就是发现新需求;

需求的积累是广泛、长期的,应持续将收集的需求入库,做产品的时候从中选择相关需求集、确定产品包。

收集需求应该形成制度。例如,华为每次出差的员工在报销之前必须填写至少两条。

行业报告:快速了解某一领域需求的渠道;自己要了解并记录手机、互联网这些相关领域行业报告的获取方式。

模糊带来需求理解的不一致;所以,需求分析要弄清楚模棱两可的地方。

需求分析错误带来的危害,远远大于后期开发错误。

不要被PM的概念所限制,要理解PM背后的意义;太遵循PM的职责范围,反而限制了自己思考、行为能力。有价值就去做,这是更靠谱的准则。

需求分析后的反思:

  • 是否和目标市场上所有主要类型的客户都交流了

  • 通过捕捉客户的潜在需求,我们能看到产品相关需求之外的需求吗

  • 在实际客户交流中,哪些将成为进行开发活动的优秀参与者

  • 哪些是我们现在知道、而开始是不知道的?我们是否对其感到惊奇

  • 需求调研组织中是否包含那些需要深化理解客户需求的人?

电梯测验:用几句话描述需求、价值

战略、方法论这些东西,一套就够了,多了反而乱;关键在于实践、摸索;有些像武侠小说中各种顶级武功,练好一种就能独步武林。

今天的事情比较多

发表于 2011-11-10 | 分类于 PM

工会中法律组织、Windows8新特性介绍、与德国同事视频会议、讨论新产品特性、团队内协调分配任务、游泳…今天的事情比较多。

不过总体来说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基本Hold住了;虽然还不是那么入微。一口吃不了胖子,慢慢来。

今天最开心的,是说服德国大PM削减新产品中不必要的特性。虽然达到这一结论不只是我的作用,不过毕竟最终是我推动实现的,感觉还是不错,因为这也是我的意愿、我从PM的角度对产品的理解;能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意愿,说得冠冕一点是沟通能力。

另外的收获,是英语的提高。每天要和德国同事沟通,包括视频会议,逼迫自己学习英语。估计半年下来,英语就拿得出口了。

明天参加PM培训!:)

开始做PM的事了

发表于 2011-11-09 | 分类于 PM

做PM的第一件事:做减法,移除鸡肋功能

对于备份这种工具类软件,我目前的观点是:最小交互,尽快让用户完成配置,然后离开;最好能让用户忘记

当然,这是想法,真正做起来,事情还是比较多的;尤其从程序员转过来,几乎是半个新的世界。打交道的人、沟通方式、工作流程、背景知识、能力结构、等等,都是不一样的。

现在看来,自己并没有系统性的准备好;像是一头扎进厚厚的棉花里,东一拳头西一脚的。不过没关系,毕竟事情是相通的,有很多基础的能力是公共的,比如工作优先级管理、时间管理、自控能力、学习能力、等等。慢慢来,总能摸着找到门路,总能慢慢熟练,总能成为高手。

对于进入新领域,充电显得更加重要,目前的打算是:

  1. 速读一本入门书,列出欠缺能力列

  2. 结合工作实际,确定Top 1充电对

  3. 攻击这一对象,以理论+实践的形

  4. 以点带面,逐步完善其他能

  5. 找个Big Game玩玩

老话:每天还是要停下来想想;不要原地不动,也不能一直埋头赶路。

竞争对手情报分析(琐碎版)

发表于 2011-11-06 | 分类于 PM

对象

  • 现有的产

  • 各有哪些功能、优缺

  • 市场规模、各占份额,未来发

  • 如何发展起来的(公司组织、投资、人员、上市

  • 用户教育程度

途径

  • 网

  • 对象官

  • 新闻编

  • 第三方评

  • 试

  • 分析统计数据

目的

  • 现在有哪些机

  • 未来的需要

注:苹果的PM:不要想对手在做什么,不要想用户在想什么,做现在的设计,就是用户想要的东西。

连续性

从动态、发展中看出之前的规律、未来的趋势

现有资料

对于自己想了解 的内容,肯定有其他人也非常关心;他们很有可能也有些结果、分析输出,捕获这些信息,可以节约自己的时间。

信息永远没有“全”之说。分析竞争对手的信息,目的不是全,而是对自己的目标有帮助。比如目的可以是看市场上有哪些产品,如何选择;可以是看市场是否成熟,未来还有哪些机会;等等。目标不同,所需要做的事情不同、做成的标准也不同。

像信息收集这种性质的工作,可能会有些套路、惯用法,不过它更是一种思考性、创造性的工作。需要的是经验堆积起来的灵感,及至是天赋。

行动

现在马上动手,找出个模拟案例,通过案例的揣摩竞争对手情报分析的方法,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另外可以将成果输出到不同的媒体资源,比如《程序员》;用这些平台作为自己能力的鉴定。另外,在做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己的一些能力,比如调查表的制作、使大家配合调查;另外可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书只是种触发器,它并不能真的让你学到什么;只是触发你去思考、实践,尤其是当你去体验、实践并有所感悟的时候,你才真的有所收获。当你能看起来自己总结出这些道理、甚至能发明出新的理论时,你就到火候了。

《软件随想录》读书笔记(2)

发表于 2011-11-03 | 分类于 读书笔记

创办软件公司的真正乐趣就是,创造一些东西,自己参与整个过程,悉心培育,不间断地劳作,不断地投入,看着它成长,看着自己一步步得到报酬。这是世界上最带劲的旅程,充满着难以言表的兴奋、激动、幸福;无论如何,我都不想错过它。

控制的感觉让人们感到开心。

最好的工作条件 -> 最好的程序员 -> 最好的软件 -> 利润

优秀的程序员和普通的程序员,其差别不是20%、30%,而是10倍、100倍、及至天壤之别。

1…534535536…538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2686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3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