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自己认可的、还比较有前景的方向,坚持;无他。
只要对一个领域熟悉了,才能发现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遇到问题就逃、换项目、换领域,只能在表面跳来跳去。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找一个自己认可的、还比较有前景的方向,坚持;无他。
只要对一个领域熟悉了,才能发现机会、甚至创造机会。
遇到问题就逃、换项目、换领域,只能在表面跳来跳去。
这片神奇的土地,诞生出备案这件神奇的事情。要备案成功,首先就要摆正心态:你是屁民,公仆是大爷。
这几天突然挺想玩 Google Voice Kit,了解了下,目前尚未发售,只是在 MagPi #57 杂志中附送。可该杂志早已脱销;而原价 £5.99 的杂志,在 eBay 上已经炒到 $129,真是疯狂。
价格无论多高,只要有人买,就是正常的;就像中国的房价。
今天,发现在我身上的一个真实变化:
之前,如果有人问我如何在 iPhone 上科学上网,我得让他先去买 SS 账户,然后安装 SS 客户端、设置 SS 账户,然后开启后使用。不仅对方搭建环境麻烦,我还得花很多时间向其解释。
之后,如果有人问我如何在 iPhone 上科学上网,我会向他推荐「浪潮」或其他同类 App: 只需点击、应用内点击连接即可。他方便、我也节约时间。
这就是 简便的力量:如剑,直刺靶心。
看看自己、他人的生活,有何不便之处,能否通过简化、组合的方式,达到简便的效果,这就是一种发现新产品胚子的方式。
不同于一二线城市的人,在三四线甚至更小城镇生活的人、尤其是青年,有着非常不同的标签。他们人群巨大,会是 未来消费升级的主力,却没有得到相当体量的关注:大家更多的还是在关注一二线城市那些质量高、竞争却异常激烈的人群。
比如,记得 Kindle 发布年度阅读榜单时,国内中小城市阅读量的绝对值和增加量都高于大城市。当然,这可能是由于大城市人群生活压力大、没时间阅读的原因。不过,依然有类比价值,也可以提醒我们关注这些未被充分关注的群体。
对于我的产品,目测北上广深加起来有一半左右,而全国所有的长尾城市加起来,基本和这些一线城市持平。而明显的,后者的潜力更大。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还是挺愿意当一名「小镇青年」、而非「城市青年」。确实,城市发展充分、机会多。不过,对于我目前「自由职业」的状态而言,并不能充分享受这种优势。而去小城镇,至少对于写代码不会有大的影响、反而会有好的帮助,比如环境会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