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瞬间之美》读书笔记(3)

发表于 2011-11-15 | 分类于 读书笔记

在填写表单时,不仅要提醒用户做错的地方,也要表扬其做对的地方。

在填写表单时,如果用户事先不知道总共有多少内容,而是没有希望的在表单海洋中努力填写、甚至越填选项越多时,会严重增加其内心的沮丧感、沉重感;

更好的做法是,事先让他知道总共有多少事情要做(当然是简化后的内容),并且每做一步就告诉他当前的位置、还有多少,让他有全局在握的感觉。more

如果一篇文章看了之后连做笔记的冲动都没有,要么是它太简单、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要么是太难了没看懂;总之是对你用处不大。

当然,我现在还没有完善的标准、强大的品鉴能力,一下子判断出一个设计的好坏。不过,毕竟我多少能感觉出哪些设计让自己舒服、哪些会让自己远离,重复这些审美过程,慢慢形成自己的标准、惯用法;然后去和公认的标准去匹配,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审美能力。

当人面对生老病死的时候,所有知识、智慧,都是无用的。

当面对一个新领域,要尽量的多尝试、多了解其中的各个领域;做到一定程度,要提醒自己脱离想到哪、做到哪这种低级的、手工作坊式的模式,而要尽量提练出标准化、系统化的做法,或者直接向专家请假;这样下次再碰到类似的事情,可以俨然用专家的方式去搞定。

越忙越乱的时候,越需要停下来想想

发表于 2011-11-14 | 分类于 北冥

不出意外,今天很忙、也累

操之过急

越想把事情做好、越没有全局了然于胸的时候,越容易操之过急。急,就容易忽略自己的影响力、忽略对方的立场、忽略各种背景因素,没有准备就冒动,适得其反。

下次自己再碰到这种情况,站起来喝杯茶、吃个水果、浇浇小花、和同事聊个天什么的,总之逼迫自己换换脑子;然后复盘,想想自己遗漏了哪些因素,确定接下来要做的1234,如何做。接着嘛,做第1个…

当事情比较多的时候,需要做的是快速处理小的事情,让自己心里感觉轻松些;推迟或者砍掉不重要的事情,接着专注于最重要的Business

要明白,不论自己现在、以后有多强大,总会有很多事情是自己控制不了的。更致命的是,它通常会极大的损耗我们的心力、乃至摧毁我们的信心、热情;如果以后碰到这种事情,我只能再次提醒自己:随它去吧,做自己能改变的事情去。

坚持、专注。就像看书,之前总不想把书来回带,就公司和家里各看不同的书;但这样不好,毕竟业余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还要将其分散到不同的领域,就很难集中精力去思考、实践,效果也会打折扣。现在我上下班总带一本书,啃完一本再啃下一本。

人哪,是需要调节、休息地。晚上看了两集《男人帮》,养了几眼美女,夸张的大笑了几次,脑子不累了!哈哈

明天继续!

《瞬间之美》读书笔记(2)

发表于 2011-11-14 | 分类于 读书笔记

设计,不能只是基于我们一厢情愿的假设。相反,我们要假设用户毫不了解我们的软件,随后给他们足够多的信息以便帮助他们理解。

说明性文本、What’s this链接、表意清楚的标记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more

CommonCraft.com

  • Listen and learn how to express in plain Englis

  • Describe technology for guys who don’t know i

  • Upload my own video

不被墙的网站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好网站

  • DoTheRightThing.com

引导广大网民为某种行为打分,用集体的力量去推动好的、压制坏的,从而撬动地球。

用户很难一下子接受大量信息;如果不得不这样做,递进显示。

如果我们做的事情能改进世界,不收钱又怎样?

《瞬间之美》读书笔记(1)

发表于 2011-11-13 | 分类于 读书笔记

网页:为扫描而设计,让用户赶快行动!

用户浏览网页通常是想“做”点什么,而不是“读”点什么。他们通常首先“快速扫描”网站,找到自己能做点什么,并且快速过滤掉那些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如果在这个瞬间你没有让他们找到,很显然,他们会马上关闭标签,或者Ctrl+W。

软件(网页等)并不是为了我们能单击那些按钮而存在的,它是为了我们能完成任务而存在的。例如,导航栏不应该是陈列在一排按钮上的一串名词,而可以是动宾词组,帮助我们感觉自己正在做一些事情,让我们找到当司机的感觉;例如“格式”,不如“自定义格式”。

用户浏览网页是,视线往往趋向于从左上角移动到右下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一习惯。

利用环境提示,让用户仅凭直觉就能收到我们想让他收到的信息。

对用户来说,一个简短的句子远比一大段文字要来得有意义;重要的并不是我们提供的信息量有多大,而是能否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信息。

如果用户只能在某个页面短暂停留(通常如此),那么不要出现让他思考才能得出结论的信息,直接告诉他最重要的。

用户可以被培养、教育,但这显然需要巨大成本;例如推广标签云,大的网站可以迫使用户去习惯这种表现形式,而对于博客这种网站来说,大部分浏览者只会短暂地逗留,看一两篇博客就离开,不适合强迫用户学习新潮交互方法。

不是你选择了布局,而是它选择了你。布局是内容组织的必然结果,它往往是自己逐渐成型的。你的工作就是看着自己所想的布局慢慢呈现在面前,就像是不断削切石膏、直至雕塑成型。

警惕:程序员的需求,很可能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程序员可能更偏向于创新,而我们更应该提高产品、服务的品质。

设计是一个永远止境的学习过程,绝不包含任何运气成分(灵感,通常来自多年知识、经验的积累;有人又说到了天赋…);需要不断地自我检验做事的方式、反思之前的作品,尽可能确保所做的设计正逐步向自己的预期靠拢。

需求管理培训(2)

发表于 2011-11-12 | 分类于 PM

http://goo.gl/u8VJv

需求收集的途径

– 市场活动

  • 用户大

  • 专家顾问

  • 高层拜

  • 展

  • 用户探

  • 标杆研

  • 用户访谈

– 销售活动

  • 产品介绍、投

  • 客户反馈

– 客服活动

  • 现场问题解

  • 网上设备巡检

– 公开信息

  • 新闻剪

  • 统计报

  • 订阅的报告

– 商业伙伴

  • 报告交

  • 竞争者信息

– 专业数据

好需求的标准

  • 完整

  • 正确

  • 可行

  • 必要

  • 优先

  • 无二义

  • 可验证

  • 无冗余

客户的Wants,不等于客户的Needs;受限于客户的购买力,应该从客户的Wants中筛选出Needs。

需求管理软件:Rational Focal Point - IBM

www.ibm.com/software/awdtools/focalpoint/

戴明环

质量工程都是老板工程

1…485486487…490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2446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SeoGrows
© 2011 - 2022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