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手机里给你推送 1 张一年前的经典照片,多半你会很惊喜、觉得很开心、照片看半天。
可,如果一下子推送了 100 张照片呢?多半你会觉得是负担、不想看、不看又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
好东西,却不是越多越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非得套用原理的话,多半就是「边际效用」了。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比如,手机里给你推送 1 张一年前的经典照片,多半你会很惊喜、觉得很开心、照片看半天。
可,如果一下子推送了 100 张照片呢?多半你会觉得是负担、不想看、不看又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
好东西,却不是越多越好。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如果非得套用原理的话,多半就是「边际效用」了。
今天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跟大家分享下。
比如,票务公司要发行演唱会门票,传统的都是要自己制作门票,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门票要做防伪,这部分投入非常大。
怎么才能避免掉防伪成本?甚至是免除建立这种基础信任的成本呢?
一种方法是:借用纸币。
简单描述下过程:假设要发行 100 张门票,可以先收集 100 张纸币(比如人民币,暂不考虑法律问题)。首先,纸币本身具备防伪功能。进而,每个纸币上都有编号,这个编号可以起几个作用:
怎么使用呢?如果有人买演唱会的门票,就把对应的纸币发给他。进场时,核对纸币真伪;验证通过后,根据纸币上的编号,找到对应的座位号。搞定。
是不是很机智?
当然,也可以使用时下热门的区块链技术,我就是在区块链的书中看到这个例子的。
今天接连两件事让我很郁闷:
当时,郁闷的直想把地上踩个坑、把墙上踹个洞。
不过没办法,自己做的事,不论结果再怎么难以接受,只能接受。
苹果电池、降频门,相信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我犹豫之后,还是打算给手上的 iPhone 6 换电池。
由于官方直营店离我有些远,于是选择了授权维修店。当时店里没货,需要我先付¥218,等了 4 天,店里通知我今天去换了电池。
关键的,换电池后有什么效果吗?
前些天犯了拖延,总感觉 Klib 搁置时间长了、代码生疏了,头有些大,不想碰,就拖着。
其实,拖的时候,心里也是有压力了,并不轻松。但没办法,人就是这样。
真的开始干了,发现其实也没想象的那么难。尤其,先找点简单的事做,慢慢找回熟悉的感觉。接下来,即便做难的部分,也会变得自然。
依然,对我而言,超出低谷的最佳办法:撸起袖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