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强迫自己去看朋友的代码、理解他的思路。看了几天,也确实了解了一些,但明显感觉很难受、效率不高。
实在受不了了,今天决定搁置,自己开新坑,立马感觉神清气爽!
人啊,还是不能太难为自己,还是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效率才可能高。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这几天,一直强迫自己去看朋友的代码、理解他的思路。看了几天,也确实了解了一些,但明显感觉很难受、效率不高。
实在受不了了,今天决定搁置,自己开新坑,立马感觉神清气爽!
人啊,还是不能太难为自己,还是要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效率才可能高。
曾经,锤子系统检测到跑分软件后,会主动「负优化」,劣化跑分结果。
现在,老罗在发布会上展示高跑分结果。
市场,就是这么霸气。不论你多么骄傲,它更加傲骄。
随时间累积
比如,开发一个 App,只要软件的运行环境(如 iOS 版本)没有大的变化,就可以在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持续销售。
随规模累积
比如网约车,车的数量越大,用户越容易叫到车,企业就越有竞争优势,越容易存活、赢利。
比如微信、Facebook 等社交软件,用的人越多,用户选择其他社交软件的可能性就越少。
相反的,没有累积属性的项目,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一旦投入停止,收入也立即停止。比如饭店。
我们的时间精力有限,且一定是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选择有累积属性的项目,一定程度可以抵消这一下降,保持收益。
和一些小伙伴一直熬夜看了 WWDC,却感觉 WWDC 没感觉。
可能是我最近对 macOS/iOS 开发淡了很多,但更多的,确实是此次发布会这点不多。
正好,当天微软宣布收购 GitHub.
两件事放在一起,就很有意思:2 家近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到了这样的体量,下一步,该怎么走?这绝对是能把 2 家 CEO 头痛死的问题。
一个观感是:苹果依然在保持封闭,自己精雕细琢打磨产品,用高溢价的 iPhone 等产品,支撑着公司;相比之下,微软在继续依赖 Office 等传统金牛项目的同时,变得更多开放。这种开放,是在 GitHub 上最多的 commit 次数,是 VSCode 这样的编辑器,是在 iOS/macOS 系统发布 Office,等等。
到底哪个更好?不知道,我又不是 CEO… 😂
今天,跟朋友一起聊了之后,「又」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为期半年,定不负期望。
有了目标,果然就比较有动力了。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家人过上更舒适的生活,努力。
你对去年的选择、今年的现状不满?OK,希望明年此时不要依然有类似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