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忙小程序,一个明显的感知:
- 流量 = 分享
- 没有分享,就没有流量
- 分享 = 利益 + 有趣
- 「帮我砍一刀」这种拼多多式的促分享,虽流氓,但有效
- 觉得有趣,觉得分享出去能抬高自己的形象,人们也可能分享;但这种动力就比利益弱得多了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最近在忙小程序,一个明显的感知:
尤其是家人、亲近的人,越是亲人,他们的付出越像空气、像水,恰当到你觉得很自然,越发感知不到。朋友帮忙,你还请吃顿饭,而爸妈每天为你操心、给你做饭,你我又做了什么呢?
体贴入微地关注他们,让他们感知到,你心里一直在想着他们,他们不孤独。
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可能会互相转换的。情绪,可能是转换的一个标志点。
做事有成绩,心情好、效率高,然后继续保持高效、继续有成绩。
而一旦做事遇阻、不明朗,人就会消极,就会觉得诸事不顺,开始发脾气,效率也下降,做很多无用功,然后做事继续受阻。
一旦觉得情绪变糟,就要警醒。要担心的不是做事受阻,而是坠入恶性循环。
与通胀相比,滞胀更可怕。
跟目标很像,但味道又不一样。
产品、事情能做好到什么程度,是永无止境的。而我们的时间精力能力又都是有限的。如果事先不大致想好这事做到什么程度我就满意,那就永远无法满意。
没有目标就没有效率,没有期望就不会满意。
如果一件事没有好的结果,一定是有自己的因素。但,也一定不全是自己的因素。
想清楚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下次如何改进,然后原谅自己。
注意:原谅自己很重要。不然,自己会一直陷入自责,让过去的错误持续伤害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