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 分类

  • 友链

  • 关于

  • 搜索

0527 - 多鼓励,多肯定

发表于 2019-05-27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首先,为什么能看到别人表达的东西呢?因为他们想表达。为什么想表达呢?因为人有交流的本能(至少是绝大多数)。比如,开心、生气、郁闷、等等情绪,都需要一种方式来发泄;比如,发现一个特别好的东西,就有分享出去的冲动。

那么,你要做的,就是让对方痛快地表达。情感出来了,心情自然爽了。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一只猫来你脚边蹭,你要做就是撸一撸,让它舒服点;而不是教它怎么做猫。

与人交流,最好的是做个倾听者。概率上讲,能听进意见的,太少了。大多数都只是想听好听的。

很简单,别人发个朋友圈,是让你点赞的,不是让你来找茬的。你不点赞也就罢了,还冷嘲热讽,估计离拉黑不远了。正过来,据琢磨先生说,有哥们的老婆就是朋友圈点赞点来的。

当然,这主要指的泛泛之交;少有的一些真朋友,还是可以酒后真言相劝的。

0526 - 专注,持久

发表于 2019-05-26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做得好有两种情况:专注,持久。

专注,把力量集中在一点,更容易大力出奇迹。比如 Google 做搜索。

持久,即使眼下做得不好,没关系,我不下牌桌;一直搞,把对方耗死,我就是老大了。比如微软「死灰复燃」

对于小老百姓,其实机会并多;长线上看,更靠谱、收益更高的做法是,逮着一个领域,死磕。当然,可以撞死在南墙上。可,到处找机会、天天墙头草,死掉的概率更大。

0523 - 闲庭信步

发表于 2019-05-2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真正的效率,不是马不停蹄,而是闲庭信步。

形象的说,有点像 996 与 Google 号称员工有 20% 的自由时间。高强度工作,确实可能更快地完成既定的任务。可,问题在于,任务并不一定是既定的,把已知的事全部做完、做好,并不一定能带来最好的结果。因为,与已知相比,未知是更加不确定、影响更大的。过度关注已知,未知就被忽视了。

至少,80% 精力用来处理已知事务,20% 用来思考可能性。

0525 -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

发表于 2019-05-2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今天发现娃咳嗽时,会弯腰、低头、手捂嘴巴,而不是直接对着人。

好像,我从来没有意识地教他这样。可能是他看我是这样做的,就学了去。

孩子是大人的镜子;孩子的行为,很大程度都是对父母的模仿,毕竟父母陪伴的时间最长。感觉更有压力了,毕竟要以身作则,要更好的规范自己的言行,争取晚一点听到孩子骂脏话或其他不好的行为。

0524 - 人设崩塌

发表于 2019-05-23 | 分类于 每天写一点

人设,基本都是会崩塌的;越鲜明,越如此。

比如,给刚生下的小 Baby 起名甜馨,多好。可,人是会长大的;你脑补下叫一个奶奶辈的人甜馨,是个什么感觉。

比如,TFBoys,人设是长不大的邻居男孩。可,人是会长大的;慢慢的,会抽烟、喝酒、爆粗口,甚至甚至与当初人设更违合的行为出现。怎么办?多半会脱粉。

人设,既可能是快速楔入人心的楔子,也可能成为枷锁。

1…353354355…626
Jason

Jason

记录一位独立开发者的精进之路,分享自由职业者的生存方式。

3129 日志
9 分类
5 标签
RSS
GitHub Twitter Weibo
Links
  • Toolinbox
© 2011 - 2025 Jason 浙ICP备160021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