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查理·芒格的书,有一点印象挺深:能力圈。
明确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事。事情可分为能做、不能、很难。找到能做的事,做好;放弃不能做的事;慎做很难的事。
大师的智慧,看起来都很简单,也确实有化繁为简的魅力。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看查理·芒格的书,有一点印象挺深:能力圈。
明确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只在自己的能力圈内行事。事情可分为能做、不能、很难。找到能做的事,做好;放弃不能做的事;慎做很难的事。
大师的智慧,看起来都很简单,也确实有化繁为简的魅力。
微信读书有个功能:听书;就是用合成语音的技术,朗读书本内容。实际使用下来,感觉挺好的。
首先是语音合成技术已经挺成熟了,不会有很生硬的感觉,声音还带点情感。还有就是可以加快语音播放速度。这样,对于信息密度比较低的书,可以加速播放。
交互体验也不错,可以在肉眼阅读和朗读间无缝切换。比如,肉眼读到 100 页,临时有事不方便手持手机,转为听书。听书到 120 页,重新改为肉眼读书,当前精确停留在听书的位置。
早上起的不早,发现天气比预报的好,于是决定出去玩。去哪呢?网上看了一通,挑了个地方。可,开了十几公里,在临近目的地时,发现无比的堵,应该是停车场停满了,车子进不去。继续等还是撤?纠结了一会,换了个目的地,又开了十几公里。还好这个地方没那么旺的人气,吃饭并玩了下。
要是昨晚有计划,今天早点出门、早点到景区,应该不至于这么被动,堵在路上那么多时间。还是得有提前量、有计划,不然被推着走,难受。
比如我妈,一辈子节俭惯了,看到一个东西,习惯性分析其成本价。比如在外面吃饭,就会和自己买菜做饭相比,觉得外面吃好贵。
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思维,比如说 iPhone 的物料成本多少钱,占售价多少。通常就是只看到能看到的价值,比如物料,却没有看到其他部分,比如研发、设计、包装、运输、营销、零售、售后等等环节。
看见看不见的东西越多,眼界境界越高;反之亦然。
《我不过低配的人生》
书店比较好的位置看到的,翻看了一节,感觉说的有道理,就买了回来。可,整本书都是思想思维类的,满满鸡汤味,就有点看不下去了。
思想这种东西,直接灌输别人的经验,效果不一定好。更多的,还是要自己有足够的经历,有一定的思考,再加上高人的点拨,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