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没有纠错能力。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错了会破产,因此会慎重。
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政府做错了会怎样?即使是破产,就像苏一样,也有相当长的滞后期。换句话说,政府错了,跟没错一样,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也就不会有纠错能力。
当然,政府并不是一个整体,也会有不同 Party,也有一定的舆论监督。只是,这样的约束,和破产相比,还是太弱了,和其能力、造成的影响,并不匹配。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后没有纠错能力。
市场经济的主体是企业,企业错了会破产,因此会慎重。
计划经济是政府主导;政府做错了会怎样?即使是破产,就像苏一样,也有相当长的滞后期。换句话说,政府错了,跟没错一样,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也就不会有纠错能力。
当然,政府并不是一个整体,也会有不同 Party,也有一定的舆论监督。只是,这样的约束,和破产相比,还是太弱了,和其能力、造成的影响,并不匹配。
当面对一个冷冰冰的搜索框,要想得到好的答案,需要做的是:提个好问题。
存量知识的获取将会越来越容易,越来越有价值的,是通过存量知识的交叉组合,得到新知识。又或者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又或者说,把问题描述清楚的能力,越来越重要。但凡你能把问题说清楚,多半就能得到解决方案。
职业手则中常有这么一条:增加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可,即使是马云,也有退休、被取代的时侯;大公司里,又有谁是不可或缺的?
对于整体而言,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好事;可对于个人,未免残酷了些。再好的兵,也只是个用完便弃的棋子。
最近关于苹果有这么个事:在给国内开发者转账时出错了。比如,应该是 ¥1000,直接给了 $1000,差不多翻了 7 倍。
我当时感觉这件事对苹果影响还是挺大的;事情差不多是发生在中国时区的上午,美股开盘是在中国时区晚上,我判断苹果股价会因此下跌。而事实是,当天苹果股价高开高走,竟然是上涨的。
我自己是被打脸了,可这是很好的一课:市场是复杂的,超出个人认知的。确实,我掌握的是真实的、及时的信息。可对于市场而言,这只是无数信息中的一个。尤其,这件事的影响力主要在开发者圈子,圈外的人其实并不了解,因此影响力有限。在这样的逻辑下,个人即使根据切身的真实信息所做的决策,很有可能也是错的。根据新闻、热点消息等信息进行的决策,并不靠谱。
今天看到一个观点,觉得挺有意思:Pair Trading(结对交易)
了解编程的人,多少都会知道结对编程。就是两个人一起商量程序该怎么写,交替写代码,并互相检查。这样做看似浪费人力,但其实有很多好处。比如能打开思路,避免潜在问题,提高代码质量,程序员之间互相学习,等等。
将这一思路引入量化交易,也是很有用的。比如,两人一起讨论交易策略;对同一策略,两人分别写代码回测、实现,以保证代码的正确性(延伸出来,可以同一人用两种编程语言分别实现);一人主导的策略,由另一人监督实际的交易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