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吃饭穿衣服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吧,小孩子并不会。
比如,红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然而然的事吧,然而…
比如…还有很多。
几乎所有我们觉得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不然。这些事,是在各种利益动机风险的权衡之间发生的。要让这些事显得自然,需要调整各种权衡。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比如,吃饭穿衣服是很自然而然的事吧,小孩子并不会。
比如,红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自然而然的事吧,然而…
比如…还有很多。
几乎所有我们觉得自然而然、理所当然的事,其实不然。这些事,是在各种利益动机风险的权衡之间发生的。要让这些事显得自然,需要调整各种权衡。
比如最近的疫情,每天公布各省各市的确诊病例等信息。而实际上,这样的信息对管理层有用,对我却不是。我更关心的是,最近的确诊或疑似病例,离我有多近;在哪能买到口罩;收到的包裹要先做怎样的处理;等等。
我们生活在具体的细节之中。宏观的信息,能给我们整体的感觉和判断。而真正能提供切实帮助的,还是微观。
看到这句话,感觉「汲取」二字真是贴切。
因为疫情,全国上下在家坐月子。时间多了,也可以看看书。看书这事,多半也是在铺垫,并不会实时得到些什么。但有时就是铺垫的火候到了,突然看到某个观点,或者触发了自己的某个想法,于是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书,就像是一湖水,博大无限。看书,就像是拿个吸管,从湖中吸水,汲取营养。
有多少大家心知肚明的表演呢?
说的人在表演;关键听到的人,明知对方在表演,也自然而然地跟着表演。大家心照不宣,面子上都过得去。
比如,摆拍;比如,形式主义;比如「下次注意;一定一定」,说的人知道对方多半下次还是不注意,但这样说了,感觉自己尽到责任了;听的人也听到这次算过了,对方不会再追究了。
最近肺炎疫情越来越严重,各地也慢慢开始重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举措。河南省的一些封村之类的行为,在网上被传播,人称网红硬核省。相反,一些不作为、或者行动慢的地方zf,则被骂。
问题是,不作为被骂被问责,乱作为呢?
封村封城,你看着爽,拍手称赞。可被封的对象,就没人权了吗。一颗白菜几十块,怎么说?
对于官员来说,采取严苛甚至过份的举措,是政治正确。不仅不会被骂,还会赢来可能的政治资本,那最自然的结果,就是采取越来越严的管理办法,毕竟有利无害,为什么不呢?可因此引发的问题,隐藏在大义之下,就被无视、被淹没,更别说被解决。下次有类似情况,还会是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