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愚人节。
可,你或你周围的人,有愚人的事发生吗?
我赌,多半没有。
是啊,现在还是疫情的影响之下,大家还在为生产生活发愁,哪有心情去愚人,更不想被愚。
底层经济基础不牢,
上层精神文化不稳。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今天是愚人节。
可,你或你周围的人,有愚人的事发生吗?
我赌,多半没有。
是啊,现在还是疫情的影响之下,大家还在为生产生活发愁,哪有心情去愚人,更不想被愚。
底层经济基础不牢,
上层精神文化不稳。
感觉最近做事的节奏很慢。
一方面是疫情的影响,一些生活也在慢慢恢复。另一方面也是农村的节奏本来就慢。一件事,今天不做、拖到明天,是很正常的,并没什么影响。在这样的环境呆久了,自己做事也会染上类似的气息。
人这种动物,太容易懈怠了。自己督促自己,就像自己把自己提起来一样难。还是在一个好的环境里,让环境来刺激自己,更事半功倍。
疫情下,学校不开学,学生只有在学上网课。以我的了解,学生和家长都不适应。
学生这边,本来学习就是件很枯燥的事,如果和同龄人一起学,大家都苦,也就不觉得苦了。可现在呆在家里,就只有自己苦,爸妈可以很「自在」地想干什么干什么,多爽。
再加上,很多孩子自制力本就差,家里效果更差。课程学不会、作业做不完,家长和老师两边夹击,越来越难受。
而且,整体学习的时间也拉长。当然,肯定很多小孩在玩手机,而不是上课或写作业。可事实就是,原来下午五六点钟,可以看到孩子里跑来跑去。现在可好,相同的时间,还没下课,或者还在写作业。基本在外面,一天到晚都看不到孩子。
家长这边,其实也好不到哪。本来塞到学校,教好教坏不说,至少眼不见心不烦。现在可好,自己被迫要对孩子的学习负责。其实,很多家长也只是大小孩,也想轻松自在刷抖音,并不好真情投入孩子的学习。更何况,初中高中的课,大部分家长已经没有能力辅导,这就有点尴尬和恼羞成怒的感觉。我相信,家长迫不及待想把孩子送回学校。
现在的学生,感觉和养鸡场的鸡差不多。只不过,一个填喂的是饲料,一个是「知识」。
连接的重要性,甚至会超过东西本身。
比如,一件大衣,少了一粒扣子,很影响穿着体验。要配一模一样的扣子,并不容易。而对于扣子的生产者来说,一粒扣子的成本,甚至可以忽略不计。一边是极难配到扣子,一边是便宜到免费的扣子卖不出去,中间缺少的,便是连接。
在不改变已有物品的前提下,仅通过排列组合,便可提高效率。连接,便有这种神奇的效果。
最近在纠结一件事:要不要买只小鸡给娃养。
目的自然很明确,想让娃多和小动物接触,增加对感观的刺激。
担忧也很明确:怕娃把鸡给玩死。
这就很矛盾了,怎么教小孩子敬畏生命?如果他可以随随便便玩死一只鸡,却不会受到本质性的惩罚,那之后还怎么教?
再比如,小鸡吃虫子,那碰到一只虫子,要不要让娃抓起虫子喂小鸡,虫子算不算生命?
植物就更麻烦了,要不要让娃揪一个刚长出嫩芽的小草去喂鸡,小草算不算生命?
要是让娃看到杀鸡吃肉,那简直无语了。
哎,这么点事,我是想不好了,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