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杨县人。
当你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时,你说,你来自杨县。
那一刻,你已不再是杨县人。
当你在杨县时,不会有人问你来自何处;就算问了,你也不会说我来自杨县。
只有离开了,才会这么问,才会这么说。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假如,你是杨县人。
当你人问起,你是哪里人时,你说,你来自杨县。
那一刻,你已不再是杨县人。
当你在杨县时,不会有人问你来自何处;就算问了,你也不会说我来自杨县。
只有离开了,才会这么问,才会这么说。
见一个 5 年没见过的同学,你脑海里第一反应,会想起他在学校里做过某些事。
见一个 10 年没见过的同学,你脑海里第一反应,会想起他在学校里做过的,还是那些事。
见一个 20 年没见过的同学,你脑海里第一反应,会想起他在学校里做过的,还是那些事。
30 年、50 年…估计还是那些事。
这,也算是记一辈子了吧。
在学校里那么长时间,一起做过那么多事。很遗憾,能被想起的,就是那么几件事。
时间回到现在,我们接触的人、发生的事,最好件件都别做得太差。不然,纵使你在一个人身上做了很多好事,可如果他偏偏就记住了那么一件坏的,所有这些好的,全白搭了。
聚会,时不时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开公司了没?管多少人?生意做的多大?
是的,我同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做成的事也是如此。更高效地和更多的人协作,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也绝对是对的。
可,为什么要去创造那么大的价值呢,多大才是大呢。
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而我就是分母之一。我好像并没有想过多么通达富贵,做出惊天伟业。比好稍好,就挺好。
另外,我也算是做过一些人协作的事。现在来看,我并不享受那样的过程:协调各方利益,磕磕绊绊中把事情向前推进。比如,想办法催促一个低效的人高效地工作,我感觉是在浪费我的时间。与其如此,不如好好提练自己的手艺。
参加同学聚会,尤其是越早之前的同学、过去时间越久,同学之前变化越大。感觉像是爆炸,突然从一个点,炸成一个小的社会。
难免会有比较。平时见到比自己混得好的,顶多也就是眼红一下、心里不平衡一下。可如果这个人是自己认识的、很亲近的、甚至是自己一度以为不如自己的,那就很尬了。
一个同学所表达的意思,我觉得就挺好:你赚你的钱,我赚我的钱,不眼红、不嫉妒,大家见面高高兴兴,一起吃吃喝喝,这就挺好。
看完《富甲美国》,感触最深的是这段话:
到现在为止,你大概已经清楚了,我把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沃尔玛——创立它,发展它,并且不断进取,精益求精。我的一生充实而快乐,充满了挑战,所获得的回报也远远超过了我最大的期望。在整个人生旅途中,我差不多一直在走自己的路。许多人忙碌一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并不是自己特别喜欢的,而我却没有虚度一分一秒。
一生只做一件事。不仅把事情做好了,从中得到的乐趣和回报,远超自己最大的想象。
多么幸福的一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