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传出消息,一号官宣,证券市场要生三胎:北京证券交易所。想着最近券商股也涨得很好,可能是知情人士提前买入。很自然、很正常的预期:明天券商股肯定继续大涨。
谁知,今天券商股高开低走,全天是所有行业中流出最多的。
被打脸的同情,又增加了教训:不预设市场。市场爱涨爱跌,不是我等可以预测的。要做的,是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
如果非要总结,还是有一点。市场玩的是预期、是想象空间。就像美女、好东西,不见之前,万般想象;见光之后,也就那样。高潮就在爆光那一瞬间,之后就走下坡路了。也说,利好兑现是利空。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昨晚传出消息,一号官宣,证券市场要生三胎:北京证券交易所。想着最近券商股也涨得很好,可能是知情人士提前买入。很自然、很正常的预期:明天券商股肯定继续大涨。
谁知,今天券商股高开低走,全天是所有行业中流出最多的。
被打脸的同情,又增加了教训:不预设市场。市场爱涨爱跌,不是我等可以预测的。要做的,是跟在市场后面,亦步亦趋。
如果非要总结,还是有一点。市场玩的是预期、是想象空间。就像美女、好东西,不见之前,万般想象;见光之后,也就那样。高潮就在爆光那一瞬间,之后就走下坡路了。也说,利好兑现是利空。
最近在看「三历涅槃」的博客,提到他喜欢看武侠小说,其中蕴含了一些哲理。一时也勾起了我的兴趣;学生时代这类小说看得少,就想着找补一下。
谁知一开个头,就停不下来了…这几天花了很多时间在看。初时很兴奋,多巴胺悄然分泌。可后面花的时间越多、睡得越晚,正常工作生活就受影响了。慢慢的,都开始有负罪感了。
要管住自己,周末才允许自己看一会。
最近接触到几个高手,都表露出一种选股方式:
这样的做的好处好明显:在好行业中挑出的好公司,可能比较一般行业的好公司更好。另外,这也契合 A 股的特色:版块轮动。
这么做还有个隐含的道理:持续性。比如,一个版块已经动起来了,正常情况下,都会持续一段时间,没那么快就停下来,更难在短时间内下跌。从这样的版块里选股票,确定性更高。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转移到:什么样的行业才是好行业?
这个就比较难了,毕竟每个行业差异巨大。基本面我不懂,只能从数据里量化了。目前能想到的量化因子有:
折腾了几天,目前初步实现了这一量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每周选出靠前的行业,然后本周在这些行业中选股交易,测试一段时间试试效果吧。
在看到一个老大难问题时,除了纠结在问题本身,也要想想问题的过去与未来。
过去,就是这个问题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一步步演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问题很严重,也是慢慢加重的。知道了问题加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未来,就是解决问题会有很多不一样的可能。可能,会被别的问题取代;可能,引入另一个变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或者不再那么重要、急迫。
最近交易中在学习止损。
在学会之前,定然会遇到很多止损止到最低点、然后价格又起来的情况。
通常,这让人很郁闷。可是,这也没办法,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既然如此,就坦然接受这样的情况,继续练习、多练习。随着经验的增加,这样的情况会越来越少。
怪不得有人说,交易只是他修身正道的媒介。用这样的心态交易,不仅可能赚到钱,还能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