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是个多变、不确定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些确定性的东西作为锚点,很容易在变动中迷失。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常用的操作,以流程化的方式确定下来。比如,每日清单、每周清单、开仓前检查清单、开盘前清单、收盘前清单等等。
确定并遵守这些流程,可以避免头脑发热,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亏损抗单这样的情况。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交易是个多变、不确定的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些确定性的东西作为锚点,很容易在变动中迷失。
其中一个办法,就是把常用的操作,以流程化的方式确定下来。比如,每日清单、每周清单、开仓前检查清单、开盘前清单、收盘前清单等等。
确定并遵守这些流程,可以避免头脑发热,也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亏损抗单这样的情况。
昨天亏,今天赚。面对市场,这两天感觉特别的无力。不论涨跌盈亏,好像全不在自己掌握。像是靠天吃饭,那我能做的是什么呢?
道理我懂,长期做高概率的操作,用大数法则赚钱。可人毕竟是人不是机器,这个长期,是一天天走过来的。尤其是操作定型之前、稳定盈利之前、对市场有深刻理解之前,每天每天的涨跌,对心理的冲击,是很大的。赚了,自然会开心、自信;亏了,也难受灰心、沮丧。
如果说交易是修行证道的媒介,那证道之后是什么,还是说一直在路上、一直在修行?这种深层次的自我怀疑,让人没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夏天下午,带着娃,骑着车,去黄河滩随便逛。
前两天,误打误撞,发现一条新路,来到了黄河边。小孩子自然是喜欢沙子、喜欢玩泥巴的,我也很喜欢在软软的地上走。总之,玩得很开心。
今天,再次来相同的地方玩,孩子还是那么开心,而作为大人的我,好像就没那么兴奋。
我想了想,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太大、新奇的东西太多。哪怕经常来,他也会发现之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这些新的东西、新的玩法,持续给他新鲜感,让他很兴奋。
而作为大人的我们,自以为见多识广,这普普通通的河边沙滩,自然没什么可惊奇的。达不到兴奋的阈值,也没什么感觉。
那么,该如何选择?像小孩子一样,去发现已有的美好,还是不断寻找新鲜的刺激?追求新鲜和广度,还是平淡和深度?
本周有一天上午,因为别的事情,错过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而这个票又很强,涨到了差不多 7%。
当时想着,已经涨这么多,算了,就不进了。结果,这个票很强,没多久就涨停了。
而我选择了另外一个还没涨太多的、有性价比的股票,结果买入之后一直不涨。第二天持续下跌,止损了。
买强不买弱。越强,越不要觉得会下跌,这种想法很奇葩。
最近大 A 一直没有持续性行情,也没有持续性热点,一会涨一会跌,可谓猴市。
这种市场,最好轻仓参与,不做也是可以的。
做的话,不能恋战。如果有盈利,早一些兑现;如果有亏损,止损要坚决,不能有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