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回忆起最近的交易,很重要。
这一点,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好几个问题:
- 首先,你的交易频率不能高、次数不能多。否则,那么多次交易,肯定是记不住的。
- 交易过程,肯定是有思考的。有思考,印象才会深,才能记得住。反过来说,不是脑子一热的冲动交易。
- 一定是好的交易。如果交易机会很一般,可交易可不交易,这样的路人甲,自然是记不住的。相反,如果遇到绝世美女,哪怕只看一眼,相信短期也是忘不了的。
所以,每周结束时,看看自己能否回忆起本周的每次交易。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能回忆起最近的交易,很重要。
这一点,能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好几个问题:
所以,每周结束时,看看自己能否回忆起本周的每次交易。
交易与生活,有着各种的关联。
比如,交易是为了赚钱,赚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问题是,在赚钱之前,交易破坏了生活吗?如果是,那这个交易是有问题。
从过程与结果的角度来看,交易不止应该从结果上让生活更好,而应该在过程中也做到这一点。
换个角度说,交易本身应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否盈利,都应该让生活更好。尤其,在交易遇到困境、接连止损时,也不应该因此让生活变得艰难。否则,就违背了交易为了生活这一原则。
再换个角度,能把生活过好的人,才能把交易也做好。正所谓一通百通,能在看透生活的艰难之后,依然阳光的生活。这样的品性,也类似于能在看透交易艰难之后,依然淡然的交易。
技痒,研究了一下从得到导入标注。
首先,得到并没有开放相应接口,只能是用逆向的方式。这有些灰色,不过倒也上升不到违法犯罪的程度。
技术上有两条路。
一条是得到网页版。不过这条路有限制,就是网页版上只能展示已购课程;对于试听类的,并不能展示其标注。不过,对于正常用户而言,这也足够了。
另一条是得到应用。核心的一点,是逆向请求的加密过程。不过这一点已经有人做到了,GitHub 上能搜索。主要的问题在于,自己用还可以,无法封装成应用给普通人用。
由于技术上不完美,暂时不打算在 Klib 中支持从得到中导入。
好久没有学习新东西了。
开始好好折腾下 flomo,发现记录会上瘾哎。现在才刚开始,内容也比较少,还谈不上对自己有多大的帮助;用一段时间之后,再来跟大家汇报。
自己真的用才会发现一些细微的东西,比如担心数据会丢。
国外大学申请时,貌似经常有套磁这种操作,说来给大家听听。
比如,某个学渣想申请国外某位大师当老师,但他又比较渣,怎么办?
找来大师的最近力作,看不懂使劲看。看的目的,是找几个有质量的问题。
然后,找国内教授解惑。教授一看,这小子行啊,看这么前沿的书,问题还这么有质量,孺子可教。来来来,撸起袖子,我来给你讲讲。
这时,学渣是听不懂的。关键是要记,把听懂的、听不懂的,全部记下来。回去之后,翻译成英文,发邮件给国外大师:我拜读了您的大作,发现几个问题,我对此的理解是这样这样的(恩,理解是教授的)。
国外大师一看,哎,远在东方还有这么有资质的娃,孺子可教。来来来,撸起袖子,我来给你讲讲。
收到邮件,好,再翻译成中文。然后,找教授:您说的我回去想了想,有些这样的理解(恩,理解是大师的),您看怎样?教授心里一惊:这小子行啊,有潜力啊。来来来,撸起袖子,我来给你讲讲。
如此反复撸起袖子。最后,学渣得到了大师的名额,婉拒了教授的橄榄枝。
当代版空手套白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