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不愿被利用,但都想占便宜。
比如,给你 10 块钱,让你发我的广告,你多半不愿意。
可是,如果你让 2 个人买 10 块钱的东西,免费送你一个,很可能你会愿意试一下。
其实是一回事。并且,后者对商家其实是按效果付费,比洒广告费转化更好。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人都不愿被利用,但都想占便宜。
比如,给你 10 块钱,让你发我的广告,你多半不愿意。
可是,如果你让 2 个人买 10 块钱的东西,免费送你一个,很可能你会愿意试一下。
其实是一回事。并且,后者对商家其实是按效果付费,比洒广告费转化更好。
本周持续高强度工作,边学边用,基本完成了电路原理图、PCB,达到了可以下单制板、SMT 贴片的程度。
不过,都是工作上的事,不好拿出来说;也由于这事占了几乎所有时间,没看什么书、思考什么放量,放水一周。
我想了一下,如果只卖智能硬件,估计很难赚钱。
这个东西比较复杂,设计、生产、使用过程中,都有可能出问题,是一个投入比较高的东西。复制成本高,卖一个就要造一个,还有售后的麻烦。
想要快速赚大钱,还得找复制成本低的事,比如基于智能硬件的增值云服务。多用一个 G 的云存储,成本几乎可以忽略。还可以有价格歧视,比如不同套餐价格差异大。
但是,想要通过软件赚钱,前提就要有一堆智能硬件。也就是说,还是要买很多硬件出去,才有可能在这些硬件基础上盈利。
这也涉及到智能硬件定价策略,是高价盈利,还是低价铺货。
这就是一个思路和定位:硬件铺路、软件盈利。
另外,复制成本低也是一个相对的事。就比如说出海,如果整个流程打通了,多生产和多卖一个产品的成本,相对于全链路的仓储发货流量这些成本来说,其实是很低的。
学习了几天立创 EDA,今天正式开始画电路原理图,从锂电池充放电管理开始。
骑电动车在路上走,准备买点水果。
碰到第一家路边摆摊的,问了价格,但没有买,想着到前面再看看,有个比较。
谁知,一路起来,最划算的反而是最开始问的那一家。可是已经走比较远,不太可能折返回去买了。
人啊,总是这样,总喜欢挑一挑。可自己并不一定有挑的能力。并且,有些东西过时不候;当于不选,之后想选也没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