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养猫,逗猫棒就是制造爽点,自动喂水喂食上厕所的机器,就是让麻烦的事不那么麻烦。
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仓鼠用品,我们能让用户爽的地方太少了。最爽的应该是造景、拍照、分享,然后被点赞。
有些过比较绕,比如跑轮可以让仓鼠运动而不焦虑,进而不啃咬之类的,这对小主的感知太弱了。加个屏幕、显示运动状态,就是个爽点。要拿出手机同步后才能看到结果,就有点绕了。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比如养猫,逗猫棒就是制造爽点,自动喂水喂食上厕所的机器,就是让麻烦的事不那么麻烦。
从这个角度讲,对于仓鼠用品,我们能让用户爽的地方太少了。最爽的应该是造景、拍照、分享,然后被点赞。
有些过比较绕,比如跑轮可以让仓鼠运动而不焦虑,进而不啃咬之类的,这对小主的感知太弱了。加个屏幕、显示运动状态,就是个爽点。要拿出手机同步后才能看到结果,就有点绕了。
个人可以情怀驱动,公司只能利益驱动。
本质还是成本和弹性不同。个人可以一两个月没有收入;公司要是一两个月不发工资,估计人就走差不多了,至少人心走了。
有点类似于顺境与逆境,哪个对人的成长更有利。
顺境时,资源多、投入大,容易大力出奇迹。不过,要么是赶快出产品上线卖钱,要么线上产品卖的好好的,抓紧迭代的外部动力不足。从这个角度讲,对优化是不友好的。
反观逆境时,能投入的资源有限,能嚯嚯的机会不多,更加会紧紧抓住。好钢使在刀刃上,更容易单点突破。不过,前提是别灰心,也别被逆死了。
如果最终赚钱是100分,产品是做到前60分,运营是在60分的基础上,做到更高。
单从比例上,貌似60分更多。但有过考试经历的都知道,从60提高到90,远比从30提到60难的多。
能最终卖钱,这有很多前提,也说明很多问题。比如,产品没有硬伤、没有设计缺陷,能被制造出来,能完整的运输到客户面前,客户能知道、理解产品,用钱投票,收到并使用之后,没有因为不满而退货,愿意介绍给周围需要的人…
这么长的链条,想想是有多难。
难,才有挑战,做好了才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