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2 - 能上补习班,还是好的

最近看到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背景是这样的:为了切实减少学生的作业负担,以及培训班负担,教育部门将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比如突击检查学生的书包。

好,假设这些目标全部达到了。学生们放学后,很快做完了作业。多出来的时间,不能上培训班,就随便玩,或者自由发挥。

那么,学生之间,如何体现出差异化?如果没有差异化,高考该怎么筛选?如果没有差异化,该怎么面对社会对人才差异化需求?这些都涉及到教育的本质目的。

这时引入中产阶级的一重焦虑。如果不能拼努力,那只能 拼学生的天资和家底。对于靠名校、教育实现阶级伪跃迁(比如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农村娃,落户北上广),他们的下一代会怎样?论天资,他们或许优秀,可这并不能可靠的遗传。论家底,他们够强站稳脚跟,怎么和家里有老钱、有几套房收租的相比。如果没有努力可以拼,他们的下一代,大概率还是会阶级滑坡。这是很难忍的,想象一个 985 父母的娃,拿回来 59 的成绩单,或者将来毕业后,无法在所在城市立足。

回到刚才差异化的问题,这又和另一个高雅的词关联: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呢?可以简单理解为成年人、社会人的高级能力,下放到学生身上。比如,琴棋书画,见识,领导能力,决断力,等等。问题在于,素质,是时间和钱堆出来的。如果父母都是 996,拿什么时间精力来培养,靠跳广场舞的爸爸奶奶?要增加见识,得环球旅行、美国夏令营吧,谁陪着去、钱从哪来?学钢琴,家里得买得起、放得下钢琴吧?

对于有钱人,这些不是问题;对于底层,这些够不着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最难受的是中间地带、中产阶级。努力一下,可以换个学区房,换不换?克服一下,可以出钱让娃去美国夏令营,要不要克服?孩子好像也挺喜欢钢琴,要不要买、买了放哪?

鸡娃不如鸡自己。对下一代的激励,基本只能在父母的框架内小幅浮动。父母的层次,大概率决定了子女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