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搭框架、再填充。要先考虑总体的设计,然后:
- 根据大的设计,逐步向下推进、细化。
- 在考虑的过程中,分化出一个个可做的点时。
- 每做完几个点后,重新从更高的视角、从框架的层面来审视,看有没有问题、重新评估中接下来做什么。
如果一上来就沉迷在细节中,很可能发现不了架构上的缺陷、或者说可改进的地方。另外,会对总体缺少把控,这也是项目管理者不愿看到的情况。
当然,在最开始的技术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先着重研究没不确定的点。等整体上没有大的不确定的点时,就可以开始做总体设计了。
独立开发,自由职业
先搭框架、再填充。要先考虑总体的设计,然后:
如果一上来就沉迷在细节中,很可能发现不了架构上的缺陷、或者说可改进的地方。另外,会对总体缺少把控,这也是项目管理者不愿看到的情况。
当然,在最开始的技术可行性研究阶段,可以先着重研究没不确定的点。等整体上没有大的不确定的点时,就可以开始做总体设计了。
批评容易,建设很难。做人,大气一点。
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总会有很多让我们不满意的地方。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骂之,容易。但要真的把你放到那个位置上、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不容易。
所以,给在那些位置上的人们多些宽容。多考虑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改进,和挖空心思考虑如何吐槽更刻薄比之,更有意义。
程序员总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明明是对的,怎么就是不对?
这时候,通常已陷入一种困境。如果继续研究,会效率很低、浪费时间;更关键的,会让心情变得很糟糕,变得很烦燥、厌恶编程。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是思维陷入某种陷阱中,可能因为忽略了某个关键因素导致的,可能是由于知识盲区而没考虑到某一点,也可能是所依赖的环境的 Bug 导致的。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是:换脑。要么让大脑彻底的放松,什么都不想;要么是做点完全不同的事情,让大脑不同的区域工作。等状态切换过来了,再去攻克这个问题。
其实,在你休息、或做别的事情时,大脑也会在潜意识里思考之前的问题,很可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方案。即使没有,在换脑后,大脑会恢复敏捷;更关键的,心情也会平复下来,可以以更好的状态来解决之前的问题。
这样做,看似耽误了进度、浪费了时间,其实很可能不是。如果在思维的泥潭里继续挣扎,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不信你回想下自己之前碰到过的类似事情。
下次再碰到这种情况:换脑。
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同,未来是在向更大、更复杂、更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即使如此,依然会有小的天地。
比如刘慈欣的小说《微观世界》,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地球灾难之后,正常人类死绝了、仅存一人。而演化出小到需要放大镜才能看到的新人类。这样的人类对资源的消耗极小,也就更容易生存。一瓶罐头,就可以够他们的一个城市吃一个月;他们的宇宙飞船也只有小木棍那么大。
《蚊人》这部电影中,也讲述了人在变小之后所具务的神奇力量。
就像地球上的氧气,绝大多数由海洋里几乎看不到的藻类所产生的。离开这些小小的藻类,看似强大的人类却会灭绝。
比如人类对于小小的癌细胞、艾滋病,依然无能为力。
这次在京东众筹,我也有点小感受。一个大的、复杂的产品,需要筹更多的钱,才能养活那个养活它的团队,才能让自己生存下去(换个角度,是我们在给产品加功能,还是产品自己为了生存下去,逼着我们给它加功能?)。而一个小的产品,甚至小到养活一个独立开发者的钱,就可以让其生存下去,并不断演化。
小和大,究竟谁的竞争力更强?要谈竞争力,首先要让自己生存下去。更具生存能力的存在,更具竞争力。更大,可能意味着更强,也可能意味着更脆弱。
从小的教育,使得我们追求被认可:做某某事,就可以得到小红花。
一旦没有了小红花,我们该做什么呢?做得对不对呢?
没有人一直能给我们判断,总归要自己判断。我们不能一直为别人做事,总要为自己做。
为了被认可而做事,是幼稚;
做事后追求被认可,是不成熟;
被认可,是别人觉得有用后的感叹。